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学热词】慢病防治:健康中国的基石

2019-09-05作者:医学论坛报醒醒资讯
慢病

      非传染性疾病,也称为慢病,是指病情持续时间长、发展缓慢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 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减少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2011 年联合国大会就非传染性疾病的全球议程达成一 致,这是继艾滋病毒/艾滋病之后,卫生相关内容历史上第二次成为联合国高级别会议的主题。会后发表的政治宣言明确指出, 慢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确认预防工作必须是全球防治对策的基石。

慢病问题:流行水平持续上升,疾病负担不断加重

      目前,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阻碍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2年提出的慢病高危密码“3450”新概念,即“3”种不良生活方式(吸烟、不合理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导致“4”种NCD(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增高,最终可使“50%”的人过早丧命。2012年全球总死亡人数5600万,其中有3800万死于慢性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68%。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间,我国人群慢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构成从76.5%上升到83.5%。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数据显示,我国慢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远高于全球水平。慢性病负担占到总疾病负担近70%。如何从国家层面有效地促进慢病管理,降低患者负担,是一直以来我国卫生部门的巨大挑战。


慢病现状:挑战严峻局势,确保全民健康

      2019年《柳叶刀》(Lancet)发表的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最新结果显示,在1990~2017年间,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取代了下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儿疾病,成为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导致我国居民早死的前五个死亡原因全部是慢性病,分别是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和肝癌(见图)。

图片 1.png

1990-2017年间中国主要死因

慢病防治: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政策大力支持

      自1978年以来,我国通过多次医疗改革的积极尝试、反复总结经验和教训,在WHO的号召下,国家卫生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始终把慢性病防治作为核心内容之一,为慢病防治提供政策支持。2012年,我国出台了第一个《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 年)》。2017年,根据国办发[2017]12号文,我国出台了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依据,为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相关规划。规划提出了相应数据,作为规划目标: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降低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55号),针对慢性病提出:①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②对基层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③对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④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

      慢病已成为全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同时让患者产生巨大的医疗负担。国内目前分别从医疗政策、防治导向、筛查制度、规范化治疗等多种途径逐步实现慢病管理。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 》也从医生队伍建设的角度,为慢病管理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的机制。根据《柳叶刀》(Lancet)杂志与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主任就2017年中国疾病负担研究进行的对话显示:“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疾病谱从传染性疾病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疾病谱和人口学的一些转变。中国城乡居民的预期寿命在不断增加,死亡率在快速下降”。因此,相信在政府、学会、社会各个层级的共同努力下,慢性病的发展必将得到有效地控制,防治工作也必将取得成效。

(中国医学论坛报 樊莎莎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