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与应对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是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血液与透析液之间的溶质浓度差异,导致血液中的电解质和代谢废物被迅速清除,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这一过程可能导致脑内渗透压的改变,从而引发脑水肿等严重症状。
01
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机制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主要与尿素逆渗透效应有关。
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血液透析快速清除溶质,导致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液渗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pH改变。这种渗透梯度的改变使得水分从血液向脑组织移动,导致脑水肿的发生。此外,肾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受损,无法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也可能导致肌肉痉挛等神经肌肉症状。
简单地说,透析失衡综合征是由于快速血液透析诱导的血脑屏障两侧渗透压的改变,以脑水肿为特征,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02
临床表现及易发人群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躁动、癫痫发作、反应迟钝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会让患者感到极度不适,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大多数透析“失衡综合征”出现在首次透析或透析诱导期,脑型透析失衡综合征的脑电图是正常α波消失。
在透析开始后1h至透析后半期或结束后数小时内出现的一过性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持续数小时至24h后消失。
不同程度的透析“失衡综合征”症状表现如下:
主要发生于以下人群:
1、首次透析和诱导透析的患者,由于他们的身体尚未适应透析过程,容易出现电解质和代谢废物的快速变化。
2、透析前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较高(透析间隔时间太久)的患者,他们的血液中积累了大量的代谢废物,透析过程中这些废物的迅速清除可能导致失衡综合征的发生。
3、伴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其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增加了失衡综合征的风险。
4、老年或儿童患者,他们的身体对透析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5、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他们的神经系统已经受损,对透析过程中的变化更为敏感。
03
透析失衡综合征应急处理
对于出现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患者,医生需要采取及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对于轻症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注高渗盐水、高渗葡萄糖或甘露醇,提高透析液钠浓度,减慢血流量,改为单纯超滤等方式进行缓解。一般不需要停止透析治疗。
对于中重症患者,需要立即停止血液透析,给予吸氧、降颅压治疗(如使用20%甘露醇),立即注射50%高张葡萄糖40~60ml或3%高张氯化钠盐水40ml,以及使用镇静剂治疗癫痫样发作等。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命体征,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病情严重的门诊患者需住院或急诊留院观察。
04
透析失衡综合征预防措施
预防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对于透析肾友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对于刚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或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适当降低透析血流量(<200ml/min)和透析液流量(300ml/min),采用膜面积较小的低通量透析器,并缩短每次的透析时间。
2、首次透析患者时间不超过3小时(通常2小时),诱导透析应循序渐进,尿素氮下降<30%~40%,适当调整钠浓度和碳酸氢根浓度。
3、对常规透析容易失衡的患者可以考虑血液滤过。
4、在透析前使用一定的镇定药物,有助于防止严重透析失衡的发生。
5、在透析过程中,可以给患者进行吸氧,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
6、在透析过程中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有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7、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老年人、儿童或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失衡综合征。
8、患者透析间期控制体重增长,防止超滤脱水过多。
9、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总之,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是一种可能给透析患者带来严重困扰的并发症,通过了解其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易发人群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病症。同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率,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肾病透析科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