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薪火相传砥砺行,披荆斩棘攀高峰

2024-08-22作者:夏奕资讯

2024年8月16-18日,广东省医学会第四次妇科肿瘤学学术会议暨中国抗癌协会子宫体肿瘤专委会2024年度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共设置包括主论坛、子宫内膜癌专场、宫颈病变及宫颈癌专场、卵巢癌专场、子宫肉瘤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专场、妇癌保育专场和青年论坛等主题学术研讨,群英荟萃,羊城论道,省内外同行共同见证和参与了这一妇科肿瘤学年度盛会。

开幕仪式由中国抗癌协会子宫体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陈晓军教授和广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沂峰教授共同主持,中国抗癌协会子宫体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刘继红教授致欢迎辞,刘教授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同道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学会工作进行的简短总结如数家珍,对妇瘤青年医生寄予了殷切期许和深情厚望。中国工程院马丁院士,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营教授,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肖海鹏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彭望清副院长分别致辞,一致对两个学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对精心雕琢的会议议程给予了高度赞扬。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恰逢刘继红教授执医从教40周年,在开幕式的最后,刘教授的学生们用他们事先悄悄制作的小视频温情回顾了刘教授奋战在妇科肿瘤事业的40载芳华,诠释了“妙手仁心解病难,桃李芬芳满人间”的职业生涯写照,表达了对恩师的深深敬重。这一意外的“彩蛋”,让刘教授本人热泪盈眶,也使在场所有的人为之动容,感动至深。

主论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马丁院士

《面对国家重大需求,加快临床研究转化进程》

中国香港大学玛丽医院

颜婉嫦教授

《香港妇科肿瘤医师的专科培训》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吴小华教授

《卵巢癌手术的术前评估》

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吴令英教授

《妇科肿瘤ADC药物研究进展》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张国楠教授

《宫颈癌组合抗体免疫治疗研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姚书忠教授

《再论妇科肿瘤微创手术的应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姜洁教授

《中国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新选择》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刘继红教授

《做一个学者型的医生》

子宫内膜癌专场

广东省人民医院 

李志刚教授

《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

福建省肿瘤医院

孙阳教授

《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全周期管理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周怀君教授

《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陈刚教授

《多组学研究助力子宫内膜癌保育治疗》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陈晓军教授

《子宫内膜癌初始手术时的前哨淋巴结评估》

江苏省人民医院

程文俊教授

《子宫内膜癌腹主淋巴结切除的思考》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杨慧娟教授

《免疫治疗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探索》

子宫内膜癌专场吸引了最多的听众,人气爆棚,座无虚席。邓婷、刘鹏、陈洁平、薛誉医生分别汇报了4种分子分型的病例,拉开了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专题讨论序幕,李志刚、鹿欣、冯玮玮、薛凤霞、周先荣、曹冬焱等教授结合病例深入解析了子宫内膜癌不同分子类型的基因突变特征和治疗方式选择。内膜癌相关的每个专题讲座也让听众和专家们聚精会神,互动频频。

宫颈癌病变及宫颈癌专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李小毛教授

《HPV疫苗接种安全性中国专家共识》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生秀杰教授

《LSIL的临床管理》

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王薇教授

《宫颈锥切切缘阳性处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刘萍教授

《宫颈病变的人工智能诊断》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金平教授

《如何处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周琦教授

《宫颈癌诊治现状与挑战》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李从铸教授

《早期宫颈癌初始治疗的选择:放疗还是手术》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黄鹤教授

《早期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陈锴教授

《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陈淑琴教授

《宫颈癌免疫治疗新选择》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黄永文教授

《晚期和复发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与会专家就宫颈癌一级预防、宫颈癌筛查、放疗在宫颈癌中的规范运用以及免疫治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时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卵巢癌专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何勉教授

《卵巢癌初始手术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冯艳玲教授

《卵巢癌一线治疗及进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廖健伟教授

《HRD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研究中的价值和应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欧阳能太教授

《卵巢癌患者分子病理检测》

北京协和医院

杨佳欣教授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病理成分与治疗决策》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王沂峰教授

《复发卵巢癌的靶向治疗》

谭灏、张楚瑶、刘蓓、蒋诗阳医生做卵巢癌初治病例和复发病例的分享,李雨聪、胡红波、陈学军、聂惠龙、刘永珠等教授围绕病例就HRD检测在卵巢癌诊治中的价值、初次手术病理正确诊断的重要性、PARPi耐药后再选择等问题展开讨论

子宫肉瘤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专场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罗容珍教授

《WHO子宫肉瘤的组织学分类和特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张果教授

《NCCN子宫肉瘤诊治指南解读》

珠海市人民医院

刘木彪教授

《肌瘤消融术后发现子宫肉瘤:延误诊断还是恶变?》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鹿欣教授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分期与风险评分解读》

杨帆、范良生医生分别分享了复发性子宫肉瘤和高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病例,王耀楷、李虎、赵冰冰、苏桂栋、郭遂群、王丽娟、周先荣教授等结合病例进行讨论和点评。

妇癌保育专场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曲芃芃教授

《妇瘤保育现状和挑战》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欧湘红教授

《抗肿瘤药物治疗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及对策》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陈雷宁教授

《女性生育力保存方法》

梁斯晨、罗晓琳医生分别分享了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保育治疗的病例,谢嘉瑜、张帝开、廖亚男、陈晓军教授等就妇癌保育指证把握、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对保育选择的指导、多学科会诊在保育诊治中的作用展开讨论。

青年论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林仲秋教授

《2024 SGO/ASCO宫颈癌研究进展》

云南省肿瘤医院

李政教授

《KEYNOTE-826研究精读详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柳娇教授

《铁死亡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郭颖教授

《从统计学视角解读新药临床试验---Keynote系列研究Insights》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洪少东教授

《临床和转化研究思考-构建真实“大”数据生态库》

与会嘉宾就放疗、免疫治疗及多药联合治疗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尤其对四药联用(TC方案+贝伐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的选择讨论热烈。


为期一天的青年论坛为青年医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针对临床研究的专场研讨、病例大赛、优秀论文报告、优秀手术视频和科普视频展播等丰富内容,让人目不暇接。在大会上,年轻的妇科医生们过关斩将、各显风采。难能可贵的是,很多资深专家也全天在青年论坛现场给予指导,不少专家还带着自己的学生们千里迢迢赶来参会交流。

滑动查看更多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三天的学术会议干货满满、反响十分热烈,好评如潮。 感谢大家的关心、参与和支持!会议在《歌唱祖国》激昂的歌声中圆满闭幕。

转载自妇瘤空间微信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