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聚光灯启 大幕已开——安罗替尼奏响晚期NSCLC三线治疗新乐章!

2018-05-27作者:数字报管理员热点
非小细胞肺癌安罗替尼

image001.jpg初夏的沈阳雨过天晴,雨后的城市更加焕发出蓬勃生机。27日,安罗替尼沈阳上市会圆满召开,会议由辽宁省肿瘤医院朴浩哲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曲国蕃教授组成庞大主席团,现场专家学者在聆听业内大咖专题讲座的同时,也参与到NSCLC临床治疗等问题的热烈讨论中,精彩内容目不暇接。

image003.jpg

第一部分

志所向,终如愿

image005.jpg刘云鹏教授在致辞中说道,目前晚期NSCLC二线治疗失败后还没有三线治疗的标准方案出现,这种局面有望被国产创新药物安罗替尼打破。ALTER 0303研究已经显示出安罗替尼在晚期NSCLC三线治疗中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双重获益,这无疑为临床医生增添了一个利器,期盼安罗替尼上市后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image007.jpg朴浩哲教授认为,随着近几年相关研究的涌现,临床工作者欣喜地看到以安罗替尼为代表的小分子多靶点药物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仍旧有更多挑战在等着大家,与化疗、免疫治疗的联合已成为安罗替尼研究的方向,前景广阔,让我们拭目以待。

image009.jpg一个民族要有信仰,一个企业要有信念,为患者造好药,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承载了正大制药人几十年的坚守,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善春先生如是说,十一年的坚持,造就了安罗替尼的今天,如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已正式批准盐酸安罗替尼(福可维®)用于NSCLC患者的三线治疗,上市后将会有更多患者从中获益,这是给我们最好的回馈。

image011.jpg随后,朴浩哲教授、王善春总裁、刘云鹏教授、韩宝惠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方健教授、曲国蕃教授、姚强副总裁和姜国勇总监共同启动上市会。

第二部分

啃硬骨,身立行

本次大会分别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徐玉清教授、方健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雁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邹华伟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吴荣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苑学礼教授担任主持。

安罗替尼有望成为晚期NSCLC三线治疗标准药物

image021.jpg韩宝惠教授首先提到,当前晚期NSCLC患者诊疗策略当中一线治疗与二线治疗已经逐步得以规范,以化疗、靶向治疗为主的标准治疗方案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生存期,使得更多患者有机会进入到接受三线治疗的阶段。然而目前,三线治疗尚缺乏统一标准,临床迫切需要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的新型药物,从而更好地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ALTER 0303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该研究是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安罗替尼组患者的OS较安慰剂组显著延长3.33个月(9.63 个月对6.30 个月,P<0.05),PFS延长3.97 个月(5.37 个月对1.40 个月,P<0.0001),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较安慰剂组也有显著提高,两组的ORR 分别为9.18% 对0.7%,DCR 分别为80.95% 对37.06%(P值均<0.0001)。在亚组分析中,对于EGFR突变阳性和野生型的患者,安罗替尼均能带来OS 和PFS 方面的获益。安全性评价方面,并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事件,也未见预期之外的不良事件发生,因毒性发生剂量调整的比例仅为8.8%。

展望未来,基于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韩教授认为安罗替尼有望成为首个NSCLC三线治疗的标准用药,从而有效改善NSCLC患者生存。同时,生物标志物探索研究的深入也将为精准应用安罗替尼提供帮助。

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大用途

image023.jpg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晶教授介绍道,最近获批上市的1.1类口服、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安罗替尼,其不仅拥有多靶点,而且对这些靶点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c-Kit 等激酶,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同时,药物使用与EGFR基因突变结果无关,并不受到EGFR基因突变结果的影响。

回顾安罗替尼从研发到上市的心路历程

image025.jpg作为安罗替尼主要研发者之一,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田心博士对十一年来的奋斗历程进行了梳理。如今,不止在NSCLC,安罗替尼对软组织肉瘤、卵巢癌等多个癌种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研发团队也正在积极开展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即将召开的2018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安罗替尼治疗软组织肉瘤的ⅡB期临床研究结果将通过口头报告的形式向国外权威专家学者展示,治疗NSCLC的Ⅲ期临床研究病理亚组结果也会通过壁报呈现。

抗血管生成治疗已然成为临床焦点

image027.jpg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借助抑制血管生成来治疗肿瘤的策略发轫至今,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已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在倡导“精准医疗”的时代背景下,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不断升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明芳教授细数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最新进展,其中安罗替尼因其不仅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同时可以抑制肿瘤生长,毒副作用少,不良反应可控的特点获得临床青睐。

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

image029.jpg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崔久嵬教授通过大量研究数据介绍了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探索过程,两者均为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存在协同作用的潜在机制。未来,还需要对抗血管生成和免疫治疗联合的有效组合、给药时机、适应人群以及标志物的开发进行深入研究。

实践出真知——安罗替尼临床病例分享

image031.jpg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钟润波教授通过两例临床病例,展现了在患者多线治疗后疾病进展(PD)的情况下,安罗替尼优秀的延长患者PFS和OS的作用,让大家对安罗替尼上市后的临床表现充满信心。

第三部分

忆初心,继征程

image033.jpg人生来处,不忘初心,医药人的初心便是和患者一起,共同战胜疾病。为了使更多患者不因经济原因失去接受治疗的机会,正大天晴将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无偿捐赠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用于帮助确诊为NSCLC的患者得到规范化治疗,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延续生命。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生命绿洲患者援助公益基金项目主任董娇女士在介绍该项目时感谢正大天晴的无私奉献。

image035.jpg曾经的梦想,如今筑建为现实,奋发向前的脚步,不会因此停止。刘云鹏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药物研发者的使命是研制好药,而临床医生的责任是将好药用好,如今,拥有Ⅲ期临床研究优秀结果的安罗替尼即将正式进入临床应用,未来仍需要更多关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与研究。对医学的求索永无止境,唯有坚持不懈、全力以赴,才能不断前进,让我们共同携手,向着新目标启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