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大咖精品干货,点击获取:
睡得好非常重要,全球睡眠障碍率高达27%,40%~7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障碍,这不仅增加老年痴呆、抑郁焦虑和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而且还会导致社会孤立、功能下降、跌倒风险增加及认知功能受损等。
如果让老年人群睡得好些?近日《老年慢性失眠慢病管理指南》给出了指引。
失眠有5种形式
指南介绍,临床上常见的失眠形式有以下几种: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总睡眠时间通常少于6 h;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
慢性失眠,为频次每周>3次,时间>3个月,且不能被其他的睡眠障碍所解释。
老年人慢性失眠的可能因素,除了生理心理因素、躯体因素、行为和环境因素外,还有药源性因素。
比如,激素类药物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利尿剂导致频繁排尿、服用催眠药者突然撤药,服用异烟肼、苯妥英钠等药物也有睡眠障碍的不良反应,其他诸如甲状腺素、茶碱、喹诺酮类抗生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也会导致老年性失眠。
药物治疗:选择最低有效剂量,疗程尽可能短
治疗方面,加强患者教育,中西医药物与非药物手段,心理干预等都可派上用场。
在药物干预方面,老年人的治疗药物选择应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起始剂量为最低有效剂量;疗程尽可能短;可酌情安排间歇给药;尽可能选择半衰期较短和白天镇静作用较少的药物;能单用则不联用。
唑吡坦对于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轻中度阻塞性睡眠的老年失眠患者较为安全,首先推荐使用呼吸暂停。
苯二氮䓬类药物,目前已不推荐作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尤其是对老年人和患有内科特殊疾病的患者,长期使用后容易形成依赖。如果需要使用,应尽量短期使用。这类药物包括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
褪黑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年龄大于55岁的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
慢性失眠患者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抗抑郁药物。
可打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
有氧运动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失眠患者尤其老年人运动量不宜过度,大运动量训练可导致运动性失眠;而运动量太小,长期达不到靶心率的运动量,也达不到治疗预期目标。
建议进行10 min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每周4次或每周2次至少20 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同时避免做无氧运动,如需要屏气的举哑铃、快跑等,容易导致过度疲劳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
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导引术动作轻柔、缓慢,适合体质虚弱的老年人;长期练习可调节心、肝、肺等脏腑功能,达到调和营卫、平衡阴阳、疏通经络、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的目的。
中医药方面,除了中药外,还可接受针灸、埋线、穴位注射、拔罐、穴位敷贴、耳穴压豆等治疗。
来源: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慢性失眠慢病管理指南.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3, 10: 311-324.
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2023重磅·所有内容12月底下线】北京协和医院朱以诚教授团队撰写临床实用干货,神经科医生必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脑血管病影像读图实战训练,跟随天坛医院放射科沈宓老师,练就影像读图火眼金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畅销20多年的医学影像品牌图书,汇集七大类480多种经典病例影像资料,轻松读片、准确诊断!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从基础解剖到影像解剖和诊断,配图精美,解说翔实,囊括大量累及儿童大脑、颅颈和脊髓的疾病!
神经外科领域国际经典著作,畅销北美20余年,由赵继宗院士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团队翻译,来自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积累总结!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症状加重的识别和处理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评估和治疗原则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