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支气管哮喘又简称哮喘,是由多炎性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以气道阻塞、气道急慢性炎症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这种气道慢性炎症可导致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支气管痉挛,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涉及环境因素、遗传背景,免疫调节紊乱等许多方面。
虽然至今哮喘还不能根治,但经过规范化治疗后哮喘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哮喘控制可以涉及临床控制、生理学控制和病理学控制等几方面。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急性发作的缓解药物和长期治疗的控制药物。
急性发作的缓解药物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能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改善缺氧,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治并发症。缓解药物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全身性激素、吸入短效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
控制药物则需要长时间维持使用,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其中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长效抗胆碱能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缓释茶碱等。
本文分别介绍用于支气管哮喘的各种药物,其中缓解药物可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而控制药物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不要选错。
为速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有较强舒张支气管扩张作用,可用于缓解哮喘急性发作和预防,不可长期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起效时间快,只需3~5分钟起效,药效维持4~6小时。注意在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任一个24小时内的用药量不得超过8揿,若需增加用药量才能缓解症状,表明患者病情恶化或对哮喘控制不当。过量的药物会导致不良反应如低血钾,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震颤、头痛、心动过速、异常支气管痉挛等。
为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有较强舒张支气管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和促进呼吸道纤毛运动。口服 5 分钟内开始起效,可持续 6~8小时,消除半衰期为8.4小时。其不良反应偶有口干、鼻塞、倦怠、胃部不适、肌颤、头痛、耳鸣、亦可发生皮疹、心律失常、心悸、面部潮红、肝功能异常等;罕见有休克、过敏性症状及低血钾,故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时应中止给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为吸入性短效抗胆碱能药物,通过扩张支气管作用而缓解哮喘症状,可用于哮喘急性发作和维持治疗。其起效时间快,并维持4~6小时;与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茶碱类药物合用时,能增强支气管扩张作用。临床试验报告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咽喉刺激、咳嗽、口干、胃肠动力障碍和恶心等;注意一旦发生矛盾性支气管痉挛时应立即停药。
为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有舒张支气管作用,常与吸入激素如布地奈德溶液联合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地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全身用药可以用于哮喘急性发作,通常在严重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经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才需要全身用药,通过注射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来控制症状,待症状缓解后需要改为维持量,直至停用。此类药物如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泼尼龙等,推荐采用每天或隔天清晨顿服给药的方式,以减少不良反应。泼尼松龙或甲泼尼龙不经过肝脏转化即发挥生物效应,适用肝功能不全者。长期口服激素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白内障、青光眼及诱发感染等,因此,应慎重短期给予全身激素并密切随访。
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及强心、利尿、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国内研究结果证实,小剂量茶碱联合激素治疗哮喘的作用与较高剂量激素疗法具有同等疗效,对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仍未控制的哮喘患者,可加用缓释茶碱作为哮喘的维持治疗。茶碱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及多尿等,个体差异大,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与其他支气管扩张剂相比,茶碱的安全性较低,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不建议长期维持治疗。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由甲氧那明(β2受体激动剂)、那可丁(镇咳药)、氨茶碱、马来酸氯苯那敏(抗组胺药)组成,其中氨茶碱和甲氧那明都是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来达到平喘的作用,合用可以增强疗效,抗组胺药氯苯那敏可以抑制炎症的发生,那可丁的镇咳作用可以缓解因哮喘发作带来的不适,主要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吸入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加倍剂量吸入激素的疗效,并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大剂量激素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于中至重度持续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应用的复合制剂有不同规格的布地奈德/莫特罗干粉剂、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干粉剂。此类药物是国内外指南推荐长期用于控制哮喘的药物,当病情控制住并得以成功维持,应逐步降级治疗,以寻找能有效维持该疗效的最小剂量。
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的恶化,但其抗炎作用不如吸入激素,可作为轻度哮喘的替代治疗药物和中重度哮喘的联合用药,尤其适用于伴有过敏性鼻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患者的治疗。
吸入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因为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药物有氟替卡松气雾剂、布地奈德溶液(或气雾剂)。注意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等,吸药后应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
为长效抗胆碱药物,具有一定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其吸入后起效缓慢,药效可持续24h,可用于哮喘的维持治疗,对于急性哮喘发作则不适宜。噻托溴铵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具有互补作用,与吸入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复合制剂联合可用于重度哮喘的维持治疗。注意妊娠早期妇女、患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应慎用此类药物。
治疗哮喘药物还有组胺药物(H1受体拮抗剂)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酮替芬等;口服抗变态反应药物如曲尼司特、瑞吡司特等,在哮喘治疗中作用较弱,主要用于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者。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适用于需要第 级治疗且血清IgE水平增高的过敏性哮喘患者,而白介素-5单克隆抗体美泊利珠单抗可作为外周嗜血粒细胞大于300/ul的重度哮喘的第5级治疗药物之一。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通过皮下注射常见吸入变应原(如尘螨、豚草等)提取液,可减轻哮喘症状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适用于变应原明确,且在严格的环境控制和药物治疗后仍控制不良的哮喘患者,但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
来源 逸仙药师 作者陈楚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