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学笔记|四种抗血小板药的区别

2021-11-18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其他非原创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9/L。血小板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血小板数量明显降低时,毛细血管脆性增高;血小板还可释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以修复受损血管;当血管损伤时,血小板可被激活发挥生理性止血作用。


与血小板息息相关的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抗血小板药物


由于血小板的黏附、活化和聚集与血栓事件形成直接相关,而血栓事件形成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键。目前,使用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分别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罗非班。


上述的四种药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是起效机制并不完全一样。由于血小板的形成是因为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时,邻近的血小板被激活;被激活的血小板,通过释放血栓素 A2(TXA2)和二磷酸腺苷(ADP)等物质,激活和募集其他血小板;最终通过激活糖蛋白 Ⅱb/Ⅲa 受体,使血小板在斑块处交联和聚集。所以抗血小板药就是通过作用于上述物质和受体而起效的。


四种药物的区别


通过对比这四种抗血小板药,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知道其作用特点,合理用药,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表1四种抗血小板药的区别

微信图片_20211116092713.jpg



来源: 中山六院药学部 作者 孔倩怡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