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胃癌发生前,会经历这4个阶段,很多人都忽视了……

2025-04-10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癌症种类繁多,其中胃癌在我国高发。我国最新癌症登记数据显示,胃癌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五位和死亡的第三位,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


胃癌虽然可怕,但它并不是由正常胃黏膜细胞“一跃”变成癌细胞的,在胃癌真正找上门之前,我们的胃其实已经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胃在癌变前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胃由正常黏膜细胞转变为癌肿是一个多步骤癌变的进程(Correa模式),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浸润性胃癌。


01
慢性浅表性胃炎


这是胃黏膜“小叛逆”的阶段。胃黏膜,就像是胃的“皮肤”,本来应该是光滑、健康的。但如果它开始变得“叛逆”,比如发炎、肿胀,这就是胃炎。这时候,你可能只是偶尔觉得胃有点不舒服,或者吃多了会胀痛。


02
 慢性萎缩性胃炎


这是胃黏膜“缩水”的阶段。病变进一步进展,胃黏膜可能会“缩水”,变得又薄又脆弱,这就是萎缩性胃炎。这时候,胃的消化功能会下降,你可能经常觉得吃不下饭,或者吃点东西就胃胀。


03
肠上皮化生


这是胃黏膜“变身”的阶段。继续进展,胃黏膜还可能“变身”,变成像小肠一样的细胞,这叫肠上皮化生。这时胃已经在向我们发出警告,说它快撑不住了。


04
上皮内瘤变


上皮内瘤变,特别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为癌症的风险较高。变身的细胞可能会进一步“失控”,开始疯狂生长,这时候,离胃癌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05
浸润性胃癌


这是胃黏膜“全面失控”的阶段。变身的细胞彻底摆脱了束缚,开始深入地“渗透”,突破胃黏膜下层并开始向周围组织侵犯。此时,胃的“求救信号”可能变得异常明显,疼痛、腹胀、消瘦、贫血、食欲极度减退等症状相机出现,提醒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哪些症状提示可能有胃癌癌前病变?


胃癌癌前病变很隐蔽,多无明显体征,上腹部深压痛可能是需要重点注意的体征。另外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症状:


1.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如隐隐作痛、反酸等;

2.进食后有饱胀感;

3.轻度恶心;

4.食欲不振;

5.胃部灼热感。


胃癌进展期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如便血、呕吐、非特异性的体重减轻、持续性上腹闷痛、黄疸(巩膜和皮肤变黄)、腹水(腹腔积液)等。


胃癌容易盯上哪些人?


年龄在45岁以上(含45岁),且具有以下任意一条者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1.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熏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守护胃健康,从预防做起!


01
改变饮食习惯


1.多吃新鲜蔬果;

2.控制食用盐摄入,少吃腌制食物,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

3.少吃油炸、烧烤、酸菜、烟熏、霉变等食物;

4.限制加工红肉摄入量(如香肠、熏肉等),增加白肉摄入量(鱼、虾等);

5.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6.吃饭要细嚼慢咽,减轻胃的负担。


02
养成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戒烟限酒,保护胃黏膜不受伤害;

2.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3.保持充足睡眠,让胃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4.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5.提倡分餐制,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6.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要及时治疗根除。


03
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


推荐上述高危人群进行机会性筛查,筛查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内镜检查。其中,内镜及其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及早发现胃部疾病和癌前病变,及早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遵医嘱定期随访复查。


总之,胃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正常胃黏膜细胞、癌前病变到浸润性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出现癌前病变,不要过分恐慌,但要足够重视,适当干预,减少或阻止其向胃癌进一步发展。不要让胃癌癌前病变悄悄变成胃癌,才后悔莫及。提前预防、远离胃癌!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