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基本资料
性别:男
年龄:49岁
主诉:因“乙肝感染10余年,肝区胀痛不适1天” 于2014-11-27入我院。
既往史:否认乙肝、肝硬化、肝癌家族史。
现病史:乙肝感染10余年,间断复查肝功能无异常,未治疗。
辅助检查
查体:
皮肤黏膜无明显黄染,无肝掌蜘蛛痣,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测:
甲胎蛋白(N)AFP-N 37235.5 ng/ml
肝功能ALT 67U/L、AST134U/L、GGT291U/L、TBIL 6.5umol/L、ALB 37.9g/L
凝血功能:PT 10.6s,INR 0.92
HBV-DNA9.98E04copies/ml
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影像学检查:
上腹部增强CT: 1.肝脏多发占位病灶,考虑巨块-结节型肝癌,最大的约为135mmx115mm,边界欠清,累及门脉左支,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请结合临床检查; 2.左侧肾上腺增粗,请结合临床; 3.胆囊影缺失,术后表现?
胸片:心、肺、膈影未见明显异常。
Child-Pugh评分:5分 A级
诊断:
原发性肝癌(CNLC分期 IIIa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
2014-11-28患者突发剧烈腹痛,伴有血压下降,临床考虑肿瘤破裂
急行经皮肝动脉造影及肝动脉栓塞化疗术(C-TACE)
术中未见肿瘤破裂。
TACE术后1月复查:
血液检测:
甲胎蛋白(N)AFP-N 59345.5 ng/ml
肝功能ALT 44U/L、AST92U/L、GGT184U/L、TBIL 6.5umol/L、ALB 38.3g/L
凝血功能:PT 10.6s,INR 0.92
HBV-DNA5.01E02copies/ml
上腹部增强CT: 肝介入术后表现:对比2014-11-27日CT片,膈顶下占位较前缩小,较大者位于肝膈顶下,大小约为104mmx79mm ;肝左外叶上段出现新病灶,原有病灶可见碘油沉积。
TACE术后1月肝动脉灌注化疗记录:
行肝动脉造影+化疗灌注,动脉期右肝内见巨大多发肿瘤染色,大小约11cm*10cm,周围见多个大小不等肿瘤染色子灶,并见大量沉积碘油影,肿瘤供血动脉增粗,由右肝动脉及胃左动脉供血,胃左动脉增粗明显,可见静脉早显,并见动脉-门静瘘;分别超选择插管至肿瘤动脉,透视监视下缓慢注入卡铂100mg,THP30mg+MMC4mg+碘油10ml后,注入栓塞微球一瓶行化疗栓塞术。
TACE术后1月开始靶向药物治疗:
索拉菲尼0.4 bid
术后4月复查:
血液检测:
甲胎蛋白(N)AFP-N 1381 ng/ml
肝功能ALT 66U/L、AST53U/L、GGT55U/L、TBIL 6.5umol/L、ALB 38.3g/L
凝血功能:PT 10.6s,INR 0.92
HBV-DNA3.01E02copies/ml
术后4月影像学检查:
2015-03上腹部增强CT: 肝Ca介入术后表现:对比2015-2-13CT片,膈顶下占位较前缩小,较大者位于肝膈顶下,大小约为81mmx58mm,碘油沉积增多;肝左叶外侧段及肝右叶下段病灶缩小,碘油稀少,考虑病灶部分存活,请结合临床。
术后65月复查:
2020年4月血液检测:
甲胎蛋白(N)AFP-N 1.4 ng/ml
肝功能ALT 25U/L、AST36U/L、GGT55U/L、TBIL 6.5umol/L、ALB 38.3g/L
凝血功能:PT 10.6s,INR 0.92
HBV-DNA低于检测线
术后65月影像学检查:
2020年4月上腹部增强CT: 肝癌介入术后表现,与2020-01-19日CT比较大小相仿,较大约48mm×47mm ,碘油稍稀少,请结合临床必要时增强进一步检查; 2.胆囊术后表现。
病例总结:
1.该患者诊断巨块型肝癌、慢性乙型肝炎,经历肝动脉栓塞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靶向药物索拉菲尼、抗乙肝病毒恩替卡韦等治疗;
2.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肿瘤坏死缩小,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逐渐下降恢复正常,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低于检测下线;
3、目前生存期超过65个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