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专家经验 | 胃肠间质瘤全程管理

2024-07-24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在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中,我们对于胃肠间质瘤(GIST)的认识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深化。这种肿瘤虽然在早期可能症状隐蔽,但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革新,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本期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高晓东医生为大家讲解内容。


胃肠间质瘤患者

的存活率如何?

对于完全切除的,也就是R0切除的这类患者,其预后是非常好的。具体的5年存活率是比较长的,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大众统计学数据。对于合并转移的胃肠间质瘤,也就是晚期胃肠间质瘤的患者,其中位的生存时间大约是51-57个月。这个生存时间和晚期的胃癌、晚期的肠癌相比是明显具有优势的。因此,胃肠间质瘤虽然有良性、恶性的区别,即使对于非常晚期的患者也不要放弃,因为现在有好的靶向治疗药物。除了药物之外,对于个别患者还可以再经过手术治疗。总体而言,其预后要比一些恶性的上皮来源的癌症可能要好一些。

胃肠间质瘤手术完以后

需要如何监测?

胃肠间质瘤患者如何做到一个正确的随访?对于术后随访的患者,常常分成两类。


01
中高危患者

应该每三个月进行CT或者核磁共振的检查,持续三年。后续每六个月一次直至五年,五年以后可以每年随访一次(CT和核磁共振通常是指腹盆腔的增强CT和核磁共振)。


02
低危患者

应该每六个月进行腹盆腔的增强CT或者核磁共振的检查,持续五年。


由于肺部和骨骼转移发生率很低,因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即可。


如果怀疑出现肺部的转移或者骨骼的转移时,才推荐进行胸部的增强CT以及ECT的骨扫描。


对于转移复发、不可切除或者进行术前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必须进行一个增强CT或者核磁共振,作为一个机械和疗效评估的依据。


在开始治疗后,至少每三个月要随访一次,复查的内容是腹盆腔的增强CT或者磁共振。如果涉及治疗决策,需要评价靶向治疗以后病灶是进展、缓解,还是稳定时,可以适当增加随访次数,这对于治疗初期的密切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叫治疗初期?

在服用靶向药物的前三个月,这个监测非常重要。因此如果有必要的话,需要进行一个PET-CT的扫描来确认肿瘤对于治疗的一些反应。对于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以后效果不好的患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该要进行一个血药浓度监测,看看体内的血氧浓度是不是达到了一个治疗的剂量,这对临床治疗的指导非常重要。


专家介绍


高晓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胃肠间质瘤诊疗专家工作组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肠外科学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普外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普外科分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转化医学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兼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记物委员会青年创新联盟委员


来源:复旦中山胃癌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