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胡玉婷
有效的肿瘤化疗中,毒副作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比较常见的化疗副作用有: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
而骨髓抑制中,最严重的血液性毒性则是白细胞降低,白细胞主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如果中性粒细胞低,则会导致:
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者治疗延迟,降低临床疗效。
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会下降,容易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发热、感染等症状。
白细胞降低严重可能会出现血液系统的疾病,也可能会出现感染性休克的情况,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促进中性粒细胞增殖,分化、激活的细胞因子,主要用于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rhG-CSF主要有两种:
1. 每日使用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短效);
2. 每个化疗周期仅使用一次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长效)。
短效
用法与用量
主要用于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000/mm3(白细胞计数2000/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 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mm3(白细胞计数10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注意事项
1. 应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24~48 h使用。
2. 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过程中应定期每周监测血象2~3次,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目变化的情况。
3. 严禁冰冻。
长效
用法与用量
适用于非髓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易引起临床上显著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骨髓抑制性抗癌药物治疗时,降低以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表现的感染的发生率。
在每个化疗周期抗肿瘤药物给药结束后皮下注射。一般使用剂量为一次注射固定剂量6 mg,也可按患者体重,以100 μg/kg进行个体化治疗。
请勿在使用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前14 d到化疗后24 h内使用。
注意事项
1. 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 h使用。
2. 不可在使用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前14 d到化疗后24 h内注射。
3.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血常规的监测,特别是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
以下情况建议使用长效升白针
在临床中,建议先看患者第1个疗程后,白细胞下降的程度。如果第1个疗程,患者白细胞下降得很厉害,一般建议第2个疗程开始使用。
2. 一些年龄大的病人,比如65岁以上的;体质很差的;
3. 化疗方案是细胞毒性超强度化疗方案。
预防性使用长效升白针,会降低白细胞降低或因白细胞降低后续的感染等危害的概率,从而不干扰癌症的治疗。
短效VS长效
短效升白针也可以称为 “解救升白针”,因为效果维持时间短,所以需要每2~3 d抽血复查白细胞,如果还低就继续打升白针,直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短效升白针较长效升白针便宜,它的缺点很明显,既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
长效升白针是预防性的,可以在化疗的第2天或第3天使用,维持效力长达2 w,仅需注射1次,化疗期间查白细胞次数少。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