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1月18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任窦科峰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窦科峰院士
从战士到院士,从国内首例成功的活体肝移植到世界首例异位辅助性活体部分肝移植,从“一体两肝”手术理念创新到猪猴异种肝移植实验突破……窦科峰47年如一日,在医学海洋执着探索,正如他的名字,“斗”志昂扬,攀登科学之“峰”。
窦科峰院士(右六)参加科室病例讨论
01
从战士到院士
不变的是对医学事业的追求
1970年,窦科峰从陕西乾县参军,新兵连集训后被分到山西阳高县。寒冬腊月,当地最低气温有时低至零下30摄氏度。冬夜站完岗,帽子和眉毛上全都是厚厚的霜。站岗、挖煤、训军犬……阳高县的三年,磨砺出了窦科峰百炼成钢的意志。入伍第二年,窦科峰表现突出,荣立所在部队唯一的三等功。回忆起那段岁月,窦科峰感慨:“这是我一生获益最深的经历之一”。
1973年,第四军医大学护校来到部队招生。因为表现突出,窦科峰进入护士学校进行了两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后成为西京医院一名男护士。受到前辈的熏陶,窦科峰有了向临床发展的想法。他说“我护理也会,要是临床也懂,那我处理起业务来,不是更精通了”。
正当窦科峰有了向临床发展的想法,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政策给了宝贵的契机。在第一批学校推荐的10人中,窦科峰脱颖而出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开始学习临床医学。对医学的热爱让窦科峰全然沉浸在学习提升中,“那个时候除了上课和睡觉,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看书了。”窦科峰还能经常想起当时学习的情景。就这样,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窦科峰本科毕业后成为西京医院普通外科的一名临床医生。
工作后,他并未停止向更高层面迈进,1988年至2001年先后获外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窦科峰赴中国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研修,系统掌握肝脏肿瘤、肝脏移植及胆道肿瘤等国际前沿领域知识。研修回来,除了几件换洗衣物,窦科峰行李箱里装满了学习书籍,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心得体会。
知识的累积和临床经验的日益丰富,让窦科峰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肝胆外科专家。他不到35岁取得副高级职称,不到37岁取得正高级职称, 41岁担任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从医47年来,窦科峰始终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主刀及指导完成各类移植、肝胆胰疑难复杂手术近万例,在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性成就,为我国器官移植及普通外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20年6月,西京医院肝胆外科窦科峰教授(左二)与陶开山主任(右一)等专家教授开展多基因编辑猪—恒河猴异种肝心肾器官移植,移植肝和受体猴存活26天,创世界最长存活纪录
02
九项首创技术
不变的是对精湛医术的执着
窦科峰院士(前排左一)指导学生
向前沿迈进,在窦科峰看来,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或许没有什么风险,也不需要太多付出,但这样永远不可能感受“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豪情。占领制高点,就要另辟蹊径,披荆斩棘,敢为人先,也就有了九项国内外首创技术由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孕育而出。
1997年,10岁的女孩于发琴被查出先天性弥漫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复发性胆管炎、并出现肝硬化。要挽救这个花季女孩的生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肝移植手术。当时,我国全肝移植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而活体肝移植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可以做的只能是在每一个环节上精益求精。“为确保供肝成活,缩短术中供肝体外停留时间,我们做了3个多月的准备,其中包括将每一步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精确计算。”窦科峰说。
1997年6月30日,小发琴和父亲分别被推进两个手术间,供体和受体两台手术同时展开。窦科峰等专家教授携手,将小发琴的1480克病肝全部切除,同时切取其父亲全肝的1/4,精心修整后植入体内。“当时小姑娘因为肝内胆管扩张症长期发烧,专程从河南来到西京医院,窦教授把小姑娘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来看待,手术后一周都没有回家,吃住在办公室,时刻观察病情变化。”肝胆外科王德盛教授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作为我国首例成功的活体部分肝移植手术完成者,窦科峰没有停止攀登国际学术前沿的脚步。之后又成功开展国内首例血型不同原位辅助性活体肝移植、世界首例脾窝异位辅助性活体部分肝移植、亚洲首例成功的肝胰肾一期联合移植、亚洲首例心肝肾一期联合移植、世界首例劈裂式两人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等高精尖手术,用一个个国际或国内首例印证着医者的精进探索。
肝移植的道路在脚下越走越宽——窦科峰提出 “一体两肝”手术理念、切除肿大的病理性脾脏后将供肝植入脾窝的新术式、多器官联合移植的三项原则,有力推动了中国器官移植技术发展。在活体肝移植方面取得系列重大成就后,窦科峰提出“要朝着国内领先迈进,更要朝着国际领先奋斗”的目标,瞄准了异种器官移植领域。查阅翻译国外异种器官移植文献,了解分析异种器官移植历史现状。尤其针对防治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以及纠正凝血功能紊乱等难题,窦科峰开创性地提出应用异种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式和中草药丹参灌注供肝,调节凝血系统功能新理念。
2013年6月7日,奇迹在西京医院创造。窦科峰带领团队与多学科专家携手,实施国内首例转基因猪—猴脾窝辅助性肝移植手术实验,移植肝脏和受体猴存活14天,一举打破此种高难度移植手术动物术后存活9天的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在以猪为供体的异种肝脏移植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面对免疫排斥、凝血紊乱、炎性损伤等异种肝脏移植医学难题,窦科峰团队研究制定出新的免疫抑制策略,并展开交叉学科合作,最终迎来再次新突破:2020年6月28日,窦科峰团队首次在国际上使用PERV敲除的13个基因修饰猪作为供体,成功将一只猪的肝心肾分别移植给3只恒河猴受体,肝移植受体猴存活26天,再创世界最长纪录。
面对成绩,窦科峰没有止步,毅然在探索征程上前行跋涉。近年来,窦科峰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科金重点等项目32项,在Cell Metab、Hepatology、J Hepatol、Cancer Res等期刊发表论文486篇,其中,SCI论文166篇,最高影响因子27,单篇最高他引1100次,主编国内首部《活体器官移植学》《异种移植学》,制定国内首个异种器官移植临床研究规范并参与制定国际指南。
03
荣誉成就再多
不变的是对行医之魂的坚守
走进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墙面上 “肝胆相照”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在窦科峰看来,“肝胆相照”有两层含义:鼓舞内部人员团结一心、强调医患之间和谐温暖。窦科峰说,做一名让患者热爱和信赖的好医生其实没什么诀窍,就是始终将患者放在心中,为他们多想想还能做些什么?穿上白大褂,病房内外,窦科峰有一个习惯:只要不出差,坚持下科查房,查看患者检查指标,询问愈合情况,倾听主诉……而这一坚持就是47年。
肝移植患者术后管理对于恢复至关重要,在窦科峰的倡议下,肝胆外科建立了肝移植患者群,500余名术后患者相继融入这个大家庭,8名主治医生轮流担当群主,解答疑难、指导用药、心理辅导,这样的举措已持续10余年。此后,窦科峰又组织成立肝友会,每年邀请肝移植术后患者一起交流探讨,讲授最新康复理念。源于这份医患间的真诚温暖,给了术后重生的患者更多信心鼓励。
作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窦科峰还一直在着力通过以点带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使更多偏远贫困地区患者受益。近十年来,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多次举办全国、全军、省级培训班,累计上万名专科医师参会,10批次专家团队到海岛、上高原、下乡村,帮带基层医院,100余名进修医生从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带回学科新理念,为当地百姓留下了“不走的医疗队”。也正是始终践行医者职守,将患者健康挂念心中,2013年,窦科峰与黎介寿院士、吴孟超院士等60位专家学者被中国医师协会推选为大医精神代表。
作为师者,窦科峰倾心教书育人,希望可以为医学事业和专科发展储备培育更多优秀人才,造福更多患者。先后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87人、硕士研究生112人,学生中约80%晋升高级职称,约60%成长为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其中不乏“优青”“长江青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和“优博”“优硕”获得者等拔尖人才。窦科峰也因倾心桃李,荣获空军军医大学教学终身成就奖。“窦教授笃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格言,珍惜人才,也善于培养人才。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从医几十年的心得总结倾囊相授,并结合科室规划选拔培养,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大家尽快成才。”西京医院肝胆外科陶开山主任回忆起成长阶段恩师的提携说道。
窦科峰院士与科室专家教授
从医以来,窦科峰47年如一日坚持心中的科学梦想,对医学事业的追求、对精湛医术的执着、对行医之魂的坚守从未改变。对于热爱一生的医学事业,窦科峰摘录了一段这样的话勉励自己:要想躺平舒服,就不要羡慕和嫉妒别人世界的精彩;要想精彩夺目,就要经受难以想象的艰难考验和打磨。于窦科峰而言,不断磨砺、矢志攀登,才能看到最壮丽的山峰。他思如此,行更是如此。
来源:空军军医大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