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市东方医院 李进教授团队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检测并破坏异常细胞,预防或抑制异常细胞的生长。但有时,一些细胞因为一些原因出现了特定基因突变的积累,并逃过身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开始大量增殖,从而形成了癌症。而免疫治疗能帮助人体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控制与清除肿瘤的方法。
与以往的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最大不同的是免疫治疗针对的靶标不再是肿瘤细胞和组织,而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免疫治疗是帮助人体的免疫系统去抗击肿瘤的一种治疗方式。从这方面来说,免疫治疗副作用必然比大部分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要小。
除此之外,虽然由于免疫治疗起效较慢——比方说大多数程序性死亡受体(PD-1)抑制剂免疫治疗的起效时间都在2~3个月后,但治疗一旦起效,维持的时间,甚至是停药后的维持时间也会较长。这也是免疫治疗的优点之一。
很多人觉得既然免疫治疗的原理就是提升免疫力,那我自己通过食疗、运动增强免疫力是不是也能达到免疫治疗同样的效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免疫治疗和许多人心中“提高免疫力”完全不是一回事的。
肿瘤免疫治疗主要是将自身不平衡、失衡的免疫系统纠正过来,而不是说可以无限提升人体的免疫力。此外,免疫治疗比我们日常意义上的提高免疫力在抗击肿瘤方面要更高效、更有针对性。人体的免疫系统确实每时每刻都在消杀着癌细胞,之所以还是产生了肿瘤,是因为有些肿瘤细胞会想方设法地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免疫逃逸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① 进行遗传改造,使免疫系统监测不到它们。
② 在癌细胞表面合成可关闭免疫细胞功能的蛋白质。
③ 改变肿瘤周围的正常细胞,使它们干扰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反应。
日常生活中所强调的免疫力,即便是提升了也依旧很难去发现免疫逃逸的肿瘤细胞。但免疫疗法就能针对以上3种免疫逃逸机制发挥作用,有针对性地恢复或增强免疫系统识别和消除癌细胞的能力,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因此两者是无可比拟的。
现在免疫疗法的应用确实很广泛。诸如黑色素瘤、肺癌、淋巴瘤、肾癌、膀胱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头颈部肿瘤等等多类癌种的治疗上都有免疫治疗的运用。
而免疫治疗在不同瘤种和不同个体之间的治疗效果有所差异。根据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中的数据,以CAR-T为代表的免疫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中可取得高达90%的完全缓解率;以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黑色素瘤、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等抗瘤治疗中也取得了优越的效果。例如PD-1单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客观缓解率可达到30%以上。
免疫治疗在各癌种中的表现参差不齐,也未必适合所有患者,但有几类患者如果采用免疫治疗,往往会有可以预见的好疗效:
① PD-L1高表达的患者
PD-L1表达越高,疗效越好。而且PD-L1表达越高,免疫治疗能够增加病人的疾病控制时间越长。PD-L1表达≥50%的晚期肺癌病人,免疫治疗单药也是CSCO指南一级推荐的。
② 微卫星不稳定(MSI)的患者
微卫星是一段DNA序列,微卫星不稳定性是指微卫星在DNA复制时发生错误,出现插入或缺失突变引起微卫星重复单位的数目改变。而免疫治疗因为其原理非常善于修复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的缺失。在胃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中,存在MSI的病人接受免疫治疗几乎都是能从中获益的。
③ 有特定驱动基因的患者
免疫治疗疗效与基因有很大相关性。这种相关包括正相关和负相关。携带CDK12、POLE/POLD1、KRAS、PS53等基因突变的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可能会比较好。目前我们明确已知的,能通过免疫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基因突变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除了上述这些情况,以下因素会让免疫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
① 基因突变不适合
上面我们讲到了并不是所有的靶点都适合进行免疫治疗。驱动基因阳性的病人、发生干扰信号通路基因突变的病人、合并基因突变的病人一般免疫应答都比较差。
②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
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得出,前者的疗效往往不及预期,而后者更是增加了患者免疫治疗后的感染风险。
③ 免疫荒漠型
上面我们讲到了免疫治疗的原理主要是帮助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去打击癌细胞,对于几乎没有免疫能力的免疫荒漠型病人,免疫治疗也很难“无中生有”。
④ 肿瘤负荷过大
免疫治疗虽然能作用于全身,但例如肿瘤过大,癌细胞数量过多、病灶数量过多都会影响免疫用药效果。
⑤ 其他情况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影响免疫治疗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诸如幽门螺杆菌等等都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中了。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