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
这其中消化系统肿瘤的比例确实不低,为什么呢?
“快趁热吃!”“加麻加辣!”“吃饱了?再吃两口!”……
这些每天都能听到的饮食习惯其实是在偷偷拉进我们与消化系统肿瘤的距离。消化系统肿瘤不仅发病率高,而且80%左右的消化道肿瘤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可能实现“早治疗、预后好”的目标,达到更好的预后。
高危人群定时筛查、及时识别危险信号是自我保护的重要武器!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了?
哪些症状是危险的信号?
1、长期咀嚼槟榔史
2、乳头瘤样病毒等感染
3、长期主动或被动吸烟者,长期饮酒者
4、口腔不洁净、尖锐牙齿、残根残冠及不良修复体的反复刺激
5、长期口腔黏膜疾病(口腔白斑、红斑等)
1、口腔黏膜颜色或外表形状的改变,如变白、变红、变深,或原先存在的痣面积增大、表面增高、质地变硬并出现溃疡
2、口内或颈部任何部位不明原因之肿块或超过二周以上未愈合的口腔黏膜溃疡
3、颈部淋巴结突然肿大
4、出现运动障碍,嘴巴张不开,舌头半侧丧失知觉或麻木的症状
5、咀嚼、吞咽或说话困难
6、颌骨局部性肿大、左右不对称,有时合并知觉异常,或牙齿动摇等症状
1、长期吸烟、饮酒者
2、慢性喉炎、喉角化症、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等患者
3、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有害气体等致癌物质者
4、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者
1、顽固性声嘶
2、咽喉部异物感
3、咽喉部疼痛,有时放射到同侧耳内
4、咳嗽和痰中带血
5、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咳痰困难及口臭(较晚期)
6、颈部淋巴结肿大
7、颈部肿块,肿块质硬,无痛,且逐渐增大
8、贫血、消瘦、衰竭等恶病质
1、恶性肿瘤家族史
2、反复反酸、吞咽不适、食管内异物感、食物通过缓慢停滞感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反复胸骨后疼痛或闷胀不适感等症状
3、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食用腌渍、热烫、粗硬、霉变食物
4、吸烟、酗酒
5、Barrett、食管炎或癌前病变
1、体重无故减轻
2、食物通过缓慢伴有哽噎感
3、吞咽食物胸骨有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磨擦样疼痛
4、食道内有异物感、胸口烧灼感
1、恶性肿瘤家族史
2、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
3、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
1、上腹部出现消化不良、反酸嗳气、烧心等不适症状
2、消瘦、贫血
3、上腹部疼痛
4、大便发黑或大便出血
5、出现饱腹感或烧灼感
6、乏力、消瘦、贫血
1、恶性肿瘤、肠道息肉家族史
2、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3、有肠道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4、盆腔接受过放射性辐射
1、大便形状或排便次数变化
2、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3、腹部绞痛、腹部有包块
4、粘液性便血
5、肛门停止排气
6、排便时伴有恶心、呕吐
1、肝脏恶性肿瘤家族史
2、慢性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
3、各种原因的肝硬化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5、嗜酒、食用霉变食物
1、近期体重迅速下降
2、右上腹肝区经常性持续胀痛
3、皮肤巩膜变黄,或小便变为浓茶色
4、食欲减退、厌油、腹泻、饭后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5、长期鼻腔、牙龈反复出血,或消化道出血为黑便、呕血症状
1、恶性肿瘤家族史
2、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 cm
3、瓷化胆囊或者萎缩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
4、直径≥1 cm的胆囊息肉样病变
1、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肿块、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2、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少
3、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巩膜黄染,伴有消瘦乏力、皮肤瘙痒
4、尿色深黄呈酱油或浓茶样,大便色浅甚至呈陶土色
5、胆道出血时可能伴有黑便
6、有肝转移时可出现肝脏肿大,肝硬化等症状
1、恶性肿瘤家族史
2、肥胖
3、长期吸烟、过量饮酒
4、5年内新发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非肥胖者
5、慢性胰腺炎患者
1、上腹部和腰背部持续疼痛
2、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
3、皮肤、巩膜发黄
4、食欲不振,消瘦乏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
5、梗阻性黄疸,大便色泽变淡,甚至呈陶土色,皮肤黄染呈棕色或古铜色,有皮肤瘙痒症
6、症状性糖尿病
如果你发现身体出现以上危险信号,请尽快到医院(最好是专科医院)咨询或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消化道肿瘤并不可怕!
来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