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4 ESOC抢先看 | ORIGINAL研究结果即将重磅公布!

2024-04-23作者:liuy资讯



ORIGINAL研究结果将于5月ESOC 2024大会重磅公布。


 


在今年5月即将召开的第十届欧洲卒中组织大会(ESOC)上,原研替奈普酶中国Ⅲ期ORIGINAL研究将于2024年5月16日 08:45 - 08:53(瑞士当地时间)以口头报告的形式首次披露其主要研究数据。大会召开之前,特邀ORIGINAL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带领我们一睹研究设计和细节,并共同期待最新结果的重磅公布。



研究背景




全球每3例卒中相关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发生在中国[1],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首位原因[2];大多数卒中事件(62%-87%)属于缺血性卒中[1,3]。阿替普酶是4.5小时时间窗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的标准治疗药物[4-6]


替奈普酶是一种新型溶栓药物,基于阿替普酶的三个氨基酸结构位点修饰而来,变构后药物血浆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提高了对于内源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抵抗能力和对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7]


ORIGINAL研究是勃林格殷格翰原研替奈普酶在中国开展的AIS适应症的注册Ⅲ期研究,本研究将为此药物在中国AIS患者中的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研究设计




ORIGINAL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牵头,全国共55家临床研究中心参加,是一项在中国AIS患者中评估替奈普酶(0.25 mg/kg,Boehringer Ingelheim)与阿替普酶对比在卒中发作后4.5小时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I期、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化、开放标签、设盲终点(PROBE)、阳性对照的平行组试验。



研究人群



ORIGINAL研究纳入了卒中症状发作后4.5小时内的中国AIS患者,具体的纳排标准如下:


表 ORIGINAL研究纳排标准



研究终点



ORIGINAL研究旨在证明替奈普酶相对于阿替普酶的非劣效性。主要疗效终点是患者在第90天改良Rankin评分(mRS)为0或1的比例,即良好的功能结局。次要疗效终点包括24h显著神经功能改善(NIHSS为0或较基线改善至少4分)等。具体评价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 ORIGINAL研究有效性评价标准


表 ORIGINAL研究安全性评价标准


为了确保患者在试验期间的安全性,研究分别设立终点裁定委员会(EAC)和数据监测委员会(DMC),两个委员会均由独立于研究团队的外部专家组成。EAC将负责对试验期间发生的符合方案描述的所有sICH事件提供一致的独立判断,事件将持续进行盲态裁定。DMC将评估试验的进展,重点关注在预先规定的时间点进行获益-风险评价的安全性结局,并向申办方建议是否继续、修改或停止试验。


专家点评
本项研究采用了PROBE的试验设计,纳入了广泛的AIS患者人群(未排除轻型卒中患者和计划进行取栓治疗的卒中患者),设立了独立的相关监察系统,以此保障整个研究流程的科学、严谨与人性化。

全国共有55家临床试验中心参与本研究,2021年7月14日完成首例入组,最终共1489例患者完成随机入组。

让我们共同期待ORIGINAL研究的结果在5月15日即将召开的ESOC大会上的首次亮相,这一研究结果将为替奈普酶(0.25 mg/kg,Boehringer Ingelheim)在中国AIS患者人群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新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




王拥军  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神经内科教授
  •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 北京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
  • 中国卒中学会会长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 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SVN)杂志主编
  •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
  •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
  •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 主要研究方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机制和干预策略,发现了脑血管病复发的关键分子机制,开创了短程双通道双效应脑血管病联合治疗方法(简称CHANCE),改写了全球脑血管病指南,使患者复发风险下降32%;发现了影响CHANCE新方法的药物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精准医学的个体化方案,使复发风险再下降20%;他揭示了脑血管病残余复发风险机制,研发了针对新机制新靶点的治疗药物,并实现产业化
  •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JM、LANCET、JAMA、BMJ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参与设计和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大型临床研究在顶级医学杂志NEJM占同期发表脑血管病研究论著总数的30%
  •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首批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中源协和生命医学成就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世界卒中组织(WSO)最高成就奖—“主席奖”、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参考文献

[1]GBD 2019 Stroke Collaborators.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burden of stroke and its risk factors,1990-2019: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Lancet Neurol.2021;20:795-820.

[2]Tu WJ,Wang LD,Special Writing Group of China Stroke Surveillance R.China stroke surveillance report 2021.Mil Med Res.2023;10:33.

[3]Saini V,Guada L,Yavagal DR.Global epidemiology of stroke and access to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terventions.Neurology.2021;97:S6-S16.

[4]Dong Q,Dong Y,Liu L,Xu A,Zhang Y,Zheng H,Wang Y.The Chinese Stroke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aemic stroke.Stroke Vasc Neurol.2017;2:147-159.

[5]Powers WJ,Rabinstein AA,Ackerson T,Adeoye OM,Bambakidis NC,Becker K,Biller J,Brown M,Demaerschalk BM,Hoh B,et al.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2019 Update to the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Stroke.2019;50:e344-e418.

[6]Alamowitch S,Turc G,Palaiodimou L,Bivard A,Cameron A,De Marchis GM,Fromm A,Korv J,Roaldsen MB,Katsanos AH,et al.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ESO)expedited recommendation on tenecteplase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Eur Stroke J.2023;8:8-54.

[7]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专家组,陈会生,杨清武,等.急性缺血性卒中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2,48(11):641-651.


审批编号:SC-CN-15354

有效期至:2025年4月22日

仅供医学人士阅读参考

PART
更多精彩

↓↓↓


5-1.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