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药学笔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药物选择

2022-07-1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其他非原创

0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 ACEI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进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发挥降压作用。对于冠心病患者,ACEI可以减少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的风险。

  • HOPE研究纳入了9297例高血压高危患者,其中80%有冠心病病史,分为雷米普利组和安慰剂组,平均随访5.0年,雷米普利组死亡率较安慰剂组降低22%;EUROPA研究平均随访4.2年,观察到培哚普利组可使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心脏骤停)的风险降低20%。SAVE研究、AIRE研究和TRACE研究均纳入了心肌梗死后有心力衰竭或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患者,结果均显示ACEI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因此,ACEI特别适用于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干咳,长期应用亦有血钾升高的风险。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的患者禁用。

02  非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 ARB通过阻断AngⅡ 1型受体发挥降压作用。

  • 研究显示,ARB可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VALUE研究纳入人群中有近一半是冠心病患者,结果显示缬沙坦能够减少复合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致死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风险,其效能与氨氯地平类似。OLIVUS研究纳入了247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应用血管内超声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显示奥美沙坦可以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后续OLIVUS延长研究表明奥美沙坦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存率。ONTARGET 研究纳入了25 620例患者,其中74.5%为冠心病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7年,应用雷米普利、替米沙坦及两种药物合用治疗,3组患者间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及因心力衰竭住院等事件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由此认为雷米普利与替米沙坦对患者的获益相似,但ACEI与ARB联合应用在高心血管病风险的人群中不良反应更多,且没有增加获益。

  • ARB类药物适用于高血压伴冠心病、心力衰竭及不能耐受ACEI药物的患者。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的患者禁用。

03  β受体阻滞剂:

  • β受体阻滞剂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并可以通过对心脏的负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降低血压,同时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 β受体阻滞剂包括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兼具α与β受体的阻滞剂(如阿罗洛尔、卡维地洛)。研究显示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有明确的抗心绞痛/抗缺血作用,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年轻患者或者合并有既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或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肢端发冷、胃肠道症状、心动过缓及不适当停药引起的反跳性血压升高等。严重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患者禁用。

04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

  • CCB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使血管扩张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可以扩张冠脉,解除冠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CCB类药物包括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缓释/控释片)和非二氢吡啶类(如维拉帕米)。

  • 研究证实二氢吡啶类CCB有明确的抗心绞痛/抗缺血作用,ACTION研究证实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显著减少冠心病合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因此适用于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踝部水肿、面色潮红、齿龈增生等。非二氢吡啶类CCB也可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降压治疗,但由于其能抑制心脏传导功能,可产生房室传导阻滞,因此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定期复查心电图,同时合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禁用。

0 利尿剂:

  • 利尿剂主要通过排钠利尿、减轻全身容量负荷发挥降压作用。用于控制血压的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利尿剂,分为噻嗪型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和噻嗪样利尿剂(如吲达帕胺)。

  • MRC研究、SHEP研究、HYVET研究等证实了噻嗪类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有益作用,适用于同时合并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大剂量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存在糖脂代谢和电解质异常,应慎用于合并痛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06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依普利酮)可以阻断醛固酮受体,进而减少水、钠潴留,降低血容量,从而发挥降压作用。对于冠心病患者,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够改善心肌重构和心肌纤维化。

  • EPHESUS研究表明,对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减低的患者,依普利酮对醛固酮受体的选择性比螺内酯高。因此,依普利酮引起男性性功能异常,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均比较小。临床研究证实,依普利酮亦能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住院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患者尤其是已接受ACEI、β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治疗,但仍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男性≥2.5 mg/dl,女性≥2.0 mg/dl;1 mg/dl=88.4 μmol/L)或血钾水平升高≥5.0 mmol/L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ACEI/ARB类降压药合用时,也需警惕高钾血症的发生。


0单片复方固定制剂:

CCB具有抗心绞痛效果,而ACEI/ARB在冠心病患者中降压治疗可以改善预后,以ACEI/ARB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方案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优选联合方案。CHIEF研究表明,小剂量长效二氢吡啶类CCB+ARB初始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因此CCB+ACEI/ARB的复方固定单片是一种优先推荐。



本文节选自《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