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GDP全国第一、从不做全员核酸的城市,凭什么被国家卫健委表扬

2021-10-09作者:医事法学法律
非原创 疫情防控上海样本真知灼见经验之谈

【儒亮时评】疫情防控,没有唯一模式。上海特色、上海经验、上海堡垒,就是疫情防控要实现“最早时间、最小层级、最小成本、最大成效”。这其中,“从不做全员核酸”、“专家意见始终摆在首位”、“密织疫情防护网”、“最快速溯源排摸”,等等论断,既为经验之谈,更乃真知灼见。推进更高水平的疫情防控,需要更多这样出色的上海样本。


来源:健康界    时间:2021-09-30


上海再次因为疫情站到了舞台中央。

但这一次,没有疫情暴发,只有掌声与肯定。

这是一场重量级会议。9月17、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上海举办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上海市市长龚正、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上海等地经验」成了高频词汇,在官方通稿中至少出现了三次:

「要深刻认识学习上海等地经验的重要现实意义……

要准确把握学习上海等地经验的方向和内容……

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借鉴上海等地经验……」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上海城区常住人口1987万,位居全国第一。

由于浦东机场承担了全国机场约50%的国际货邮吞吐量、全国近1/3的出入境航班与客流,上海的防疫难度堪称「困难」级别。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截至9月28日24时,全国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9009例,其中,上海2214例,占全国的1/4。

但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这座超大城市在疫情暴发后,展现了超强的掌控力,虽然面临输入或者本土病例的挑战,不时出现一例或几例的病例,却几乎没有发生疫情扩散。

面对全国范围内此起彼伏的疫情,难道真有「上海堡垒」?


没有全员核酸检测的城市

如果没人提及,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刚刚过去的8月,上海相继出现了多例本土确诊病例。

更让人不能不担心的是,这些事发病例的工作地点大多集中于浦东机场——南京疫情暴发,源头正是禄口机场。

不过,这座特大城市的应对措施,让疫情几乎是以「无感」的速度,被歼灭在了暴发之初。

正如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所说,「上海的防疫工作一直是‘陶瓷店里抓老鼠’,我们希望既抓住老鼠,又不要打破瓷器,希望不要因为防疫对社会生活产生大的影响。」

以8月初浦东机场暴发的疫情为例,8月2日晚,上海报告1例本地新冠病例,随后,相关小区和医院迅速封闭,浦东机场连夜对近5万名相关人员核酸检测。

普陀区疾控,接到市里转发的协查通知后,1分钟内完成第一轮流调队员和现场处置队员的响应;

10分钟内完成第二批流调队员的响应;

40分钟内,相关队员和保障组在单位集结完毕。

接下来的排查工作,几乎是以分钟为单位在推进:

初步流调,2小时内完成;

场所排查,45分钟完成;

次密核实,10分钟一名;

8月3日9时,上海市已排查到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到了8月4日,67名密接、377名密接的密接,68517名筛查对象,585件物品和环境样本,检测结果全部出炉,均为阴性;

与此同时,确诊病例的感染源、所感染的毒株,是否与国内其他疫情相关等问题也已调查完毕。

上海对于防控疫情的速度之快,正如防控经验研讨会上总结的那样:

「一旦发生疫情,充分利用疫情发现早期24小时,并行推进各项应急处置措施,努力最早时间、最低层级、最小成本获得最大防控成效。」

正是由于追踪速度快,上海成为国内少有的在疫情暴发后,从未进行过全员核酸检测的城市。

微信图片_20211008202624.png

不仅如此,上海市也以最小的封锁区域,换回了城市的正常、稳定运行,也正因为如此,上海的防疫举措屡屡得到网友的夸奖。

用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的话来说,精准锁定就是对密接、密接的密接等人员「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他曾对媒体用「十万火急」形容这项以小时计的工作:

「一旦发生疫情,会马上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以最快速度进行溯源排摸,排摸得越快,人越早确定下来,可以最大程度缩小其影响和涉及的范围。」

「病毒是有寿命的,传播链也是有寿命的,中断传播链是防控的终点。」张文宏曾这么评价说,在超大型城市实施新冠疫情的精准防控,并非高大上,而是脚踏实地——在细节上不遗余力,通过动态追踪和奔跑,把病毒从人群中精细地划分出来,并通过防疫部队的奔跑,形成动态的安全带,直至病毒传播链的结束。

「你永远可以相信上海的速度!」这正是上海的底气所在。

专家意见始终摆在首位的城市

张文宏曾在评价上海疫情防控时如此说,「上海发生了数次疫情,有疫情发生就说明我们的防控体系还有待改进。看到一个留言,讲得特别好,‘我们该改进的还是要继续改进,骨头不能轻(上海话),尾巴不能翘。’ 这其实正是上海市行政体系与专家闭门会议中,最常被提及的话语。」

作为全国医疗资源较为发达的城市,早在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3月2日,上海就及时发布《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上海版专家共识」),在第一时间为各地的防疫工作指点迷津。

这份专家共识透露着浓浓的「上海特色」:

在哪些患者容易发生重症的描述中,上海版专家共识中去除了国家版的「老慢支」,增加了「极度肥胖人群」;

上海版专家共识还对「救治中的特殊问题及处理」进行了预警,要求重视多重耐药、泛耐药等现象,避免患者出现多重耐药,同时警惕院内感染。

这份专家共识被业界公认为「上海方案」,凝结了18位执笔专家、12位咨询专家的集体智慧。回头来看,这当中的许多内容都在后续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2021年8月29日,国内首个医院感染专业领域和管理领域的《「疫情新常态」医院感染管理(上海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作为该共识牵头人之一的上海市院内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强调:中国医疗机构感控面临的问题,不仅有传染病的院内感染防控,还有下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血流感染等重点部位的感染防控,以及多重耐药菌防控等。

为此,他呼吁:「不同的感染病原体有不同的传播途径,我非常反对千篇一律地以口罩、防护帽、隔离衣等来预防各种各样的传染病,这是偷懒的做法。」

汇聚专业的力量,让上海应对疫情时更加遵循科学规律,更是在医疗救治的过程中形成合力:

由市级医院急诊、重症医学、感染科、呼吸科、中医、心理科等学科的骨干组成医疗队,共同支援上海市公卫中心;

顶尖重症医学专家整建制进驻上海市公卫中心,负责全部危重、重症患者的床边救治;

在此基础上,上海专家组咨询会诊制度同步建立。

除了集中调配优质专家资源,上海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吸收采纳专家的意见。

自疫情暴发之初,上海市就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公共卫生和临床救治两个市级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全市防控工作会议。

此外上海市还启动了专家会商机制,组织专家会同相关专业机构开展疫情会商。

据健康界不完全统计,疫情暴发以来,上海市至少开展了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每次都邀请8名左右专家出席会议。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重视听取专家的意见,与「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也不谋而合。

微信图片_20211008202658.png

不断织密疫情防护网的城市

由于浦东机场承担了全国机场约50%的国际货邮吞吐量、全国近1/3的出入境航班与客流,上海的防疫难度堪称「困难」级别。

怎样才能确保上海的安全呢?上海主要做了四大块工作:

首先,集中隔离点驻守的医护人员严守「从国门到家门」的管控闭环,机场方面会同海关、边检、民航、海事等部门,形成口岸通关、入境人员转运、隔离管理「三个工作闭环」。

其次,全市127家发热门诊、225家发热哨点诊室不断升级,不少发热门诊升级后的硬件环境高于国家标准,流程指令也更加清晰。

第三,不断加强「人防」「技防」措施。截至9月15日,上海目前全程接种人数已突破2000万人次,占18岁以上人口的90%以上;全市156家核酸检测机构,日检测能力单人单管近80万份/天。

最后,上海在长三角兄弟省份的支持下,发挥联防联控机制,协调区域的隔离资源。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曾在发布会上介绍,从2020年9月12日开始,对从上海入境,目的地为苏浙皖三省的入境人员实行分段隔离闭环转运措施。

怎么做呢?上述人员在上海采样并隔离3天,然后由兄弟省市负责闭环转运到当地,继续隔离到规定的时间期满。其他的兄弟省市,还是在上海实行规定的隔离时间。

但对于入境以后在上海隔离观察期间,出现核酸或者抗体阳性等情况的,还是会继续留在上海排查诊治,或隔离医学观察至期满。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从上海入境目的地来分析,上海加上苏、浙、皖三省,大概占约50%;长三角以外的兄弟省市大概占约50%。

借此,上海稳妥处理了入境人员多的困难,在隔离资源上实现均衡分配。

为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上海也确实做到了经验研讨会中所总结的那样——

「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从严从实落实外防输入、早期发现、定点医院设置和院感防控等措施,提升疫情防范和早期发现能力,力争疫情少发生。」

如何总结「上海经验」?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话来说,上海市的防控体系做到了三点:早(发现时间早)、快(响应速度快)、广(排查人员广)。

张文宏本身就是「上海经验」的受益者,他曾在8月18日发微博说:

「有人问我,你最希望的抗疫场景是怎样的,我的回答是上班下班,抗疫在正常有序进行,就像没有疫情发生一样。因为一切都纳入了正常化轨道。就像今天,抗疫女侠吴凡加班上新闻发布会,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彭靖大姐和我这个救治组长,到了时间就下班。」

而正是有了「上海经验」,他对疫情防控更有信心:

「上海发生了数次疫情,每次疫情都起源于细节被病毒攻破。但对待这个病毒,我们要有百倍的耐心,我们改,马上改,迅速改,针对细节争取改到位。」

下一步,「上海经验」还将在更多地方落地生根,「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各地情况有异,采取何种防控模式都是见仁见智,但是目标终究是一致,就是防控要持续有效,社会经济生活要尽量保证。」张文宏还写道,彻底免除病毒困扰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可能不会太过长久

期待这一天尽早到来。


来源|健康界

作者|黄子江


参考资料:

1. 上观新闻:解读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

2. 健康界:上海感控专家胡必杰教授:从学科专业视角「把脉」感控建设发展

3. 看看新闻:李强龚正再次与疫情防控专家座谈 聚焦这三方面

4. 澎湃新闻:李强龚正与彭靖宁光吴凡等专家座谈研判疫情防控

5. 文汇报:返程大客流到来,上海如何科学防控疫情?应勇市长召开专家座谈会

6. 第一财经:疫情防控专家:目前上海的疫情防控是有序有力有效的

7. 健康报:9位专家走进市委,与市领导共商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8. 文汇报:中秋国庆至,防线不松劲!上海127家发热门诊、225家哨点诊室织密防疫网

9. 人民网:福建莆田疫情中确诊的孩子们怎么样了?专家透露治疗细节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