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吕伟明、李杰
131I治疗是指通过口服放射性碘(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基本原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摄取碘的能力,人口服一定剂量的131I后,循环中有损害作用的131I大部分能进入甲状腺组织中,在131碘衰变为131氙时,能放射出β射线(占99%)和γ射线(占1%),通过直接和交叉效应对细胞进行电离辐射损伤和放射生物效应,导致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裂解和凋亡。
β射线在组织内平均射程小于1 mm,所以β粒子的能量几乎全部释放在甲状腺组织内,能选择性地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而不影响邻近组织,属于靶向内放射治疗。
由于正常甲状腺及来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都具有吸碘功能、可被131I靶向破坏,1942年131I首次被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内科手术”),1946年131I首次被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至今131I已成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综合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
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治疗分为三种:
⑴ 清甲治疗:清除手术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以便于在随访过程中通过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或131I全身显像(WBS)监测病情进展,利于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进行再分期。
⑵ 辅助治疗:探测并清除术后潜在的微小残留癌灶,以降低复发及肿瘤相关死亡风险。
⑶ 清灶治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或远处转移病灶,以改善疾病相关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
注:并非所有甲状腺癌患者都需要131I治疗。根据术中、术后病理特征如病灶残留、肿瘤大小与数目、病理亚型、包膜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术后Tg水平、分子病理特征等,可以将患者复发风险分为低、中、高危三个层次。对于高危复发危险分层的患者强烈建议术后行131I治疗,中危复发危险分层的患者可考虑行131I治疗,低危复发危险分层的患者目前不推荐行131I治疗。进行严格的评估之后可以选择符合的治疗方式。
来源:中山一院甲乳外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