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TCT现场直击|大会首日,逐渐升温的会场

2018-09-23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会议
TCT2018介入

9月21日-25日,全球介入心脏病学顶级学术会议——2018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TCT2018)于美国圣迭戈隆重召开。

作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脏内科  薛亚军

微信图片_20180921120501_meitu_1.jpg薛亚军副主任医师

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

大会第一天,9月21日上午8点刚过,我们就已赶到了会场,也许是来的太早,几个开放的专题会场ABCs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CVP Courese; Innovation sessions; TCT Endovascular;Nurse/tech and regional programmingoral abstracts,但似乎人气都不足。

9点伊始,伴随着Oral abstracts,Regional snapshot meetings以及TAVR几个主题会场的开放,参会的人员开始增多,甚至个别会场门口排起了长队,尤其是Oral abstracts。

Oral abstracts引人注目

仅仅今天,从上午9:00至下午5:00,就将举行近30次单独会议,包含了今年会议的大部分口头摘要,内容涵盖了冠心病,ACS, CTO,大血管介入,高血压肾动脉消融、结构性心脏病以及TAVR,还有各种技术、设备包括支架材料等多方面的最新进展,内容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但因为Oral abstracts会因不同内容而分布在多个会场,为了追会,我不得不反复奔跑,甚至排队,一上午下来,发现很多热点课题反而错过了,好在以后官网上会陆续公布。

RADIANCE-HTN SOLO研究

这些研究中,RADIANCE-HTN SOLO一定会令大家倍感兴趣,该研究结果提示, Paradise ultrasound system (ReCor Medical)的降血压反应与未治疗的副肾动脉有关,这与其他肾交感神经去除术(Renal Denervation)的研究相一致。

纽约长老会医院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Dr.Ajay Kirtane报告中提到,在没有处理过直径小于2毫米的副肾动脉时,肾交感神经去除术的效果几乎减半。

来自亚利桑那州圣卢克医疗中心的Dr.Richard Heuser作为这个Session的主席,在Dr.Kirtane汇报后的讨论环节提到:“你必须对这个部位进行足够的消融,这意味着可能不仅仅是主要的肾动脉消融,还包括分支和副肾动脉的消融,越多越好。“

大家知道,在SYMPLICITY HTN-3试验失败后, 随着其他临床试验的进展,评估肾去神经反应的预测因子变得越来越重要。

SYMPLICITY HTN-3临床试验失败的这一挫折导致研究人员和工业界回顾他们的方法, 这些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功,如SPYRAL HTN-OFF MED, SPYRAL HTN-ON MED, and RADIANCE-HTN SOLO等研究均证明肾神经支配实际上可以降低难以治疗的抗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考虑到这些发现,希望设备能够进展到进一步消融一些较小的肾动脉,从而使肾交感神经去除术重回正轨,但也许仍然需要一段漫长的等待和探索。

配图1.png

J-minute研究

另外一个来自日本的J-minute研究,带给了我们一些提示,虽然这是个回顾性研究,但提示AMI急诊PCI术中应用IVUS或OCT可以对患者远期预后带来改善。

临床实践中,也许我们做的还不够,结合ESC2018血运重建指南中IIA推荐,对于复杂的AMI急诊PCI患者,更理想的血运重建效果一定会带来近期及远期更好的临床疗效。

配图2.png

配图3.png

中国专场大放异彩

当然,今天的会议焦点是令中国同道万众期待的TCT2018“The Best Intervention from China”专场大会。

中国专场盛况-压缩.jpg

当地时间9月21日下午13:00-15:00,这场具有浓厚中国色彩的大会准时召开。我们匆匆吃过午饭,赶在了会议开始前进入了24-A-B会场,场内气氛异常火爆,容纳近500人的会场门口很快就挂起了”SESSION FULL”的牌子,很多晚到的朋友只能“望门兴叹”了,当然,会场内可不仅仅有中国学者,很多国外的专家同道也早早就来到会场。

TCT官方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波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组织“The Best Intervention from China”专场,由徐波教授精心设计并得到其他专家全力支持的中国专场共分为2个部分、囊括12个话题。

Session Ⅰ

Session Ⅰ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主持。

首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带来了New TAVR Devices: VitaFlow Venus A Plus and Venibri;

随后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发表了Update of the NeoVas BRS Clinical Trials;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窦克非教授发表了Iron Based BRS: Design Features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FIM Experience;

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发表了Pulmonary Artery Denervation: Updates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波教授带来了Intelligent Recognition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Based on Deep Learning Technology;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涂圣贤教授带来了有关Quantitative Flow Ratio QFR: A Valuable Tool in the Cath Lab主题报告。

6场报告聚焦来自中国的心血管领域热点介入创新,代表了中国心血管介入领域最强音。

Session Ⅱ

Session Ⅱ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与TCT联合主席基尔坦(Ajay J. Kirtane)教授主持。

先后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金泽宁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张俊杰教授、沈阳军区总医院徐凯教授、上海市东方医院张奇教授及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蒋峻教授就6例复杂、高危PCI病例进行汇报,并与点评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及讨论,展示了中国介入医生的技术与水平。

第一天会议下来,早晨略显冷清的会场内外已经是人潮攒动,摩肩接踵,渐渐显现出这场会议的重要性,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面孔,相信每一位行色匆匆的参会者,都像我一样有着共同的心愿,期待着学术的进步带给患者更多的希望,希望明天有更多的收获。

配图4.png(9月21日下午5点30分的会场)

作者简介

薛亚军,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五部,承担国家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工作。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