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和核医学科研究团队近期公布了一项关于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在中国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EP-NET)患者中的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成果。此项研究由沈琳教授牵头发起,旨在评估177Lu-Dotatate疗法对中国GEP-NET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这项单臂、单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评估了177Lu-Dotatate对分化良好、生长抑素受体阳性的晚期GEP-NE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入选患者接受了每8~12周一次,每次剂量为150~200mCi的177Lu-Dotatate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设定为客观有效率(ORR)和安全性,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期。
该试验最终共纳入32例患者,在可评估疗效的30例患者中,客观有效率高达53.3%,疾病控制率达到93.3%,意味着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显著控制或明显改善。全部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4.5个月,并且目前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尚未达到,表明PRRT能显著延缓疾病的进展并且能给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图1 PFS和OS曲线图
PRRT同时也具有良好耐受性,仅2例(6.2%)患者出现了3级血液学毒性,其余患者均未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
综上,PRRT作为一种利用生长抑素受体靶向递送放射性同位素的创新疗法,在治疗中国晚期GEP-NET患者时展现出极佳的治疗效果与良好的安全性。这一突破性研究为我国此类罕见肿瘤患者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治疗选择,有望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未来,随着更多临床证据的积累,PRRT有望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细化适应证,并在精准医疗的框架下,结合个体化基因检测、分子病理分析等手段,实现对GEP-NET患者的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治疗,推动我国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
来源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