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前沿速递 | 中国HIV阴性宿主肺隐球菌病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公布!

2021-02-0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由于吸入隐球菌孢子而引起的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我国回顾性调查结果提示,肺隐球菌病位于肺真菌病病原学第三位。目前,国际上肺隐球菌病相关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侧重于HIV感染患者,对HIV阴性者研究甚少。我国肺隐球菌病的前瞻性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主要来源于单个中心的回顾性研究,不能反映我国肺隐球菌病的总体流行病学情况与临床特征,尤其是缺乏全国性的HIV阴性者肺隐球菌病的前瞻性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资料。

为此,本研究组织国内不同地区22家医院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室,对HIV阴性肺隐球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了前瞻性探索,以期了解我国HIV阴性患者罹患肺隐球菌病危险因素、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研究结果

研究共入选肺隐球菌病患者457例,其中播散性感染占3.28%(15/457),病死率0.88%(4/457),主要的诊断依据为组织标本病理检查的阳性结果(74.40%,340/457)和隐球菌抗原检测的阳性结果(37.64%,172/457)。肺隐球菌病占同时期呼吸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2.04‰(457/223 748),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该比例最高;70.24%(321/457)的患者不合并任何基础疾病,87.75%(401/457)的患者无已知免疫缺陷;咳嗽、咳痰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5.16%(115/457)的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

在影像表现方面,肺内多发病变多于孤立病变,胸膜下病变多于肺门周围或内中带病变,形态上则以直径1~5 cm的中等大小结节和直径3 mm~1 cm的小结节最为常见。

血清隐球菌抗原的敏感率为71.99%(203/282), 抗原阳性患者在基础免疫状态、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感染类型等方面均有别于抗原阴性患者。

免疫缺陷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感染相关炎症指标水平、影像学特点、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以及预后等方面有别于非免疫缺陷患者。

结论

我国HIV阴性肺隐球菌病多数无合并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总体预后良好,但临床类型多样,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诊断难度较大。


本文摘自《中国HIV阴性宿主肺隐球菌病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 (01): 14-27.

作者:陈良安  佘丹阳  梁志欣  梁丽玲  陈荣昌  叶枫  李玉苹  周颖  陈晓红  方素芳  赖国祥  胡群  谢宝松  姚秀娟  施毅  苏欣  何礼贤  周建英  钟素成  张齐龙  熊盛道  瞿介明  童朝晖  姜淑娟  刘晶  许飞  贺蓓  李尔然  袁雅冬  张湘燕  孙铁英  刘又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