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医生,这个报告单到底什么意思?”
“化疗期间能不能吃补品?”
“放疗后皮肤痒怎么办?”
……
门诊、病房、线上,患者和家属的提问往往来得突然而具体,却直指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为此,“壹生资讯-肿瘤频道”推出全新微专栏《肿瘤三分钟——答患者问》。每期用约3分钟可读完的篇幅,聚焦1个高频真实提问,给出循证、易懂、可操作的回答。
本期带来浙江省肿瘤医院整理的科普患教文章,解答“癌症来临前1年的8个征兆,可能是肿瘤的“最后通牒””
三分钟,让困惑少一点,让沟通顺畅一点,让医患携手向前迈一步。
癌症的本质是“慢性病”
多项研究表明
许多癌症在发病前一年甚至更早
身体就已发出信号
读懂身体的预警
就是为自己赢得逆转的黄金时间
在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如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可能是癌症的信号。
癌细胞通过“瓦氏效应”疯狂消耗葡萄糖和蛋白质,每天可抢占机体总能量的25%,特别是胰腺癌、胃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癌症,它们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体重减轻。
长期的消化不良、食欲缺乏、腹胀,甚至吞咽困难,可能是食管癌、胃癌、肠癌等的早期表现。据统计,超过50%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确诊前曾反复出现腹胀、黑便等症状。
长期感到极度疲劳,如感到无力、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质量下降等。和普通的疲劳不同的是,这种疲劳表现为睡眠后不缓解,伴随注意力涣散和肌肉酸痛。
这可能是因为癌症消耗了身体大量能量,导致疲劳感持续存在。例如,白血病、直肠癌等癌症在发展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这里我们说的是非外伤性出血,如鼻血、咳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等。
大便出血或呕血,要排除肠癌和胃癌可能。不规则阴道出血、非月经期出血、绝经后出血可能是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有关。无痛性尿血或排尿困难,应当小心泌尿系统肿瘤。
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且逐渐加重。这可能预示着癌症的存在。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可达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原因不明的持续性或反复性发热,可能是肿瘤产生致热物质,或白血病、淋巴瘤等影响免疫系统。部分癌症患者会出现“肿瘤热”,表现为午后或傍晚发热,次日凌晨缓解。
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红斑、长期不愈的溃疡,或黑痣突然增大、破溃、出血等,可能是皮肤癌或内脏癌的外部表现。
喉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和咽炎有许多相似之处。若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刺激性干咳等症状,或有痰中带血、咽部异物感等,对症治疗不见好转,或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应进行详细的喉镜检查。
甲状腺癌早期也少有典型症状,声音变嘶哑是甲状腺癌的一个信号,应及时做颈部B超排查。
癌症固然可怕,但其实2/3的癌症可以预防和治愈的,关键是及早通过体检发现。
少吃薯片、火腿肠等高油高脂食物,选择蔬菜、水果等食物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既可以增强饱腹感,也可以减少热量的摄入。
纤维素的摄入是预防消化系统癌症的有效手段,半个胡萝卜、一个苹果等都是很好的零食选择。
戒烟限酒有益健康,能减少患癌概率。吸烟者的癌症死亡率比非吸烟者高2倍,重度吸烟者则高4倍
癌细胞最怕你“动真格”的!研究证实,运动能激活免疫细胞、抑制肿瘤生长,让身体自“带抗癌战斗力”。可能预防癌症的秘诀,就藏在你的脚步里。日常多做运动能降低得癌症的风险,包括整体患癌、肺癌和结直肠癌。
来源:浙江省肿瘤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