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吴爵非 许顶立
1. 排除急性心衰的血脑钠肽标准?
答:BNP<100 ng/L、NT-proBNP<300 ng/L时,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
2. 体重与血脑钠肽的关系?
答:肥胖与较低水平的BNP和NT-proBNP相关。
Day 7: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在心力衰竭患者明确病因和病情评估的价值
影像学技术在揭示心血管疾病的起因、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明确相关并发症以及监测病情进展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有多种心脏成像方法可供选择,包括侵入性技术如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以及多种非侵入性技术。这些非侵入性技术包括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成像、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等。
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测定是分类心力衰竭、指导基于证据的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的基础步骤。在全面病史和体格检查之后,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通常是最有用的初始诊断测试,因为它提供了丰富的诊断和预后信息。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超声心动图可能无法准确评估心脏结构和(或)功能,或者需要更多信息来确定心脏功能障碍的原因。
CMR拥有一系列独特的优势,包括宽广的视野、无电离辐射、多样的成像序列、多参数以及任意平面成像等特点。CMR技术还能够通过结合mapping序列、磁共振波谱分析以及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等手段,实现对心肌组织学特性的精细评估。这使得CMR能够全面评估心脏的整体和局部形态、功能和组织学特性等多个方面,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初步评估和连续监测中,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发挥着关键作用。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为左右心室的容积、质量和射血分数提供了准确且高度可重复的评估。相对于心脏超声检查,CMR在结构、功能和血流评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CMR不受毗邻解剖结构的限制,还可以全面评估右心腔和肺动脉系统。
CMR具有卓越的组织分辨率,可以清晰地区分心肌和周围结构组织。通过晚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横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2 Mapping)以及心肌应变成像等诊断方法,CMR能够提供关于心肌的非侵入性特征信息,有助于了解心力衰竭的原因,诊断心衰、预测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室性心律失常、猝死以及其他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一、CMR在明确心力衰竭病因中的价值
通过LGE成像,CMR可以反映心肌纤维化和受损情况,进一步识别急性和慢性心肌梗死,以及由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LGE或特定的T1和T2技术模式可提示特定的浸润性和炎症性心肌病,如心肌炎、结节病、法布瑞病、查加斯病、非扩张性心肌病、铁沉积和淀粉样变。T1 Mapping技术还允许测量心肌间质的特性以及细胞外体积分数,并提供诊断和预后信息。
CMR可以非侵入性地探测心肌的微小病理变化,如早期纤维化、心肌水肿、炎症和心肌铁沉积等。
二、CMR在心力衰竭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CMR可以精确测量左、右心室的容积、质量和射血分数,为病情评估和治疗反应提供重要信息。
CMR技术可以对心肌瘢痕进行精确的定量评估,为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关键信息。
CMR可对瓣膜形态、功能和瓣膜的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
尽管CMR通常能够显著影响患者的治疗管理并为怀疑心肌炎或心肌病的患者提供诊断信息。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非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中,与基于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发现的选择性CMR策略相比,常规使用CMR进行筛查未能明显提高HF原因的确定率。
随着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CMR在心衰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CMR的多角度成像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对心肌及其邻近结构的形态学进行全面评估。此外,通过不同的序列参数,如T1 Mapping和T2 Mapping等,CMR能够提供有关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信息。通过评估水肿或纤维化等病变的存在以及其分布,CMR通常能够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信息,从而为指导心衰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全面的病因和病情评估。
END
1. 哪种CMR成像技术在揭示心肌纤维化和受损情况、诊断急性和慢性心肌梗死以及由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具有关键作用?
2.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相对于心脏超声检查有哪些独特优势?
下期预告
如何对心衰患者进行6 min步行试验?
点击下图,返回专题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作者简介
FOLLOW US
[吴爵非]
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美国心脏学院Fellow (FACC),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Fellow (FASE),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心脏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心脏超声造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造影培训部副组长,亚太卫生健康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心脏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分子影像”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分子影像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许顶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大内科主任,二级教授,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批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担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兼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心血管急危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心血管病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