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血管病融合病房 倪伟 程忻
2025 国际卒中大会第一天主会场,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倪伟教授代表顾宇翔教授汇报了“对比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病造影(TransRadial versus transfemoral Arterial access for CErebral angiography,TRACE)”研究的结果。
经桡动脉入路(TRA)作为一种新兴的动脉入路方式,近年来在心脏介入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逐渐扩展到脑血管介入领域。然而,其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仍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支持。本研究旨在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全面比较TRA与经股动脉入路(TFA)在诊断性脑血管造影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高质量证据。
本研究为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试验,终点评估采用盲法,非劣效设计(非劣效界值-5%)。研究在中国13个中心进行,共纳入861名计划接受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分配至TRA组(n=431)和TFA组(n=430)。研究时间为2023年9月至2024年11月,最终随访日期为2024年11月27日。
1.18岁≤年龄≤80岁;
2. 计划进行诊断性脑血管造影的患者;
3. 客观证据显示患者适合行经股和经桡脑血管造影,超声示桡动脉内径≥2mm;
4. 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
5.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者完成脑血管造影诊断的成功率。
造影诊断成功:在未更换穿刺部位的情况下,主动脉弓上血管成功超选并且造影达到诊断需求。
精准诊断成功率;
造影时间(从穿刺开始至造影结束的总时间);
透视时间(术中透视的总时间);
卧床时间(术后至患者可下床活动的时间);
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造影术后24小时±4小时内评估)。
在861名随机分组的患者中(平均年龄58.4岁,男性占55.8%),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试验。TRA组的诊断性脑血管造影成功率低于TFA组(91.0% vs 95.8%;发生率差异:-4.8% [95% CI, -8.1%至-1.5%];相对风险[RR]:0.95 [95% CI, 0.92-0.98];P=0.46)。准确诊断的成功率在TRA组为78.9%,显著低于TFA组的91.1%(发生率差异:-12.2% [95% CI, -16.9%至-7.5%];RR:0.87 [95% CI, 0.82–0.92];P=0.998)。TRA组的造影时间(38.65分钟 vs 33.73分钟,P<0.0001)和透视时间(11.83分钟 vs 10.57分钟,P=0.02)均较长。然而,TRA组的卧床时间显著缩短(188.40分钟 vs 1079.04分钟,P<0.0001),且术后24小时内的VAS评分较低(0.48 vs 0.73,P<0.0001)。两组在术中及术后24小时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6.1% vs 4.3%,P=0.28)。
TRA在诊断性脑血管造影中的成功率未能达到非劣于TFA,而且差于TFA,且手术时间长,但其在减少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降低术后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研究为TRA在脑血管介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证据,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TRA的操作技术,以提高其成功率并探索其在更广泛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潜力。
【原创文章 转载请申请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