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型ADC在复发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丨肿瘤研究展播

2025-03-21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Results of a phase 1/2 study of MHB088C: A novel B7H3 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 incorporating a potent DNA topoisomerase I inhibitor in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solid tumors(一种新的B7H3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结合强效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MHB088C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实体瘤的I/II期研究)

发表形式:2024ASCO年会口头报告

报告专家:沈琳

主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解读


研究背景


MHB088C是一种在研B7H3靶向ADC,通过将人源化抗B7H3单克隆抗体与高效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效力是DXd的5~10倍)偶联而产生。临床前研究表明,与其他B7H3 ADC相比,GLP研究中没有观察到该药物的独特毒性,也没有发生间质性肺病(ILD)。我们在此介绍MHB088C首次人体Ⅰ/Ⅱ期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了复发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并分为两个阶段:剂量递增(D-esc)和剂量扩展(D-exp)。在D-esc期,静脉注射MHB088C,剂量分别为0.8 mg/kg Q2W、1.6 mg/kg Q2W、3.0 mg/kg Q2W;3.0 mg/kg Q3W、4.0 mg/kg Q3W。


研究结果


截至数据截止日期的2023年12月31日,共60例患者入选该项研究,并接受了至少一剂MHB088C(D-esc,n=14;D-exp,n=46)。55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12例患者根据RECIST 1.1标准进行了至少一次肿瘤评估。剂量限制毒性(DLTs)为4.0 mg/kg Q3W时血小板计数下降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大耐受剂量(MTD)被确定为3.0 mg/kg Q3W。


在≥25%的患者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性不良事件(TRAE)为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和白细胞计数下降。最常见的≥3级TRAE(≥5%的患者)是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33.3%)、淋巴细胞计数下降(30.0%)、白细胞计数下降(26.7%)、血小板计数下降(23.3%)和贫血(15.0%)。未报告发生间质性肺疾病(ILD)。


在12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观察到5例部分缓解(PR),客观缓解率(ORR)为41.7%,疾病控制率(DCR)为91.7%(11/12)。


在3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亚组中,所有3例换着疗效均显示为PR,ORR达100%,其中1例显示靶病灶完全缓解(CR),另1例显示肿瘤体积减小近80%。1.6 mg/kg Q2W组2例SCLC患者的疗效达到预期水平,无主要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SCLC患者的所有缓解均发生在第一次肿瘤评估时。


研究结论


MHB088C在SCLC患者中表现出可控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剂量优化和扩展研究正在继续进行中,以期建立MHB088C的Ⅱ期推荐剂量(RP2D)。


今日肿瘤编译整理自ASCO官网,非本研究最新数据


作者简介


沈琳 教授
通讯作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历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学者

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理事会轮值理事长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整理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