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Results of a phase 1/2 study of MHB088C: A novel B7H3 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 incorporating a potent DNA topoisomerase I inhibitor in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solid tumors(一种新的B7H3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结合强效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MHB088C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实体瘤的I/II期研究)
发表形式:2024ASCO年会口头报告
报告专家:沈琳
主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MHB088C是一种在研B7H3靶向ADC,通过将人源化抗B7H3单克隆抗体与高效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效力是DXd的5~10倍)偶联而产生。临床前研究表明,与其他B7H3 ADC相比,GLP研究中没有观察到该药物的独特毒性,也没有发生间质性肺病(ILD)。我们在此介绍MHB088C首次人体Ⅰ/Ⅱ期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该研究纳入了复发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并分为两个阶段:剂量递增(D-esc)和剂量扩展(D-exp)。在D-esc期,静脉注射MHB088C,剂量分别为0.8 mg/kg Q2W、1.6 mg/kg Q2W、3.0 mg/kg Q2W;3.0 mg/kg Q3W、4.0 mg/kg Q3W。
截至数据截止日期的2023年12月31日,共60例患者入选该项研究,并接受了至少一剂MHB088C(D-esc,n=14;D-exp,n=46)。55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12例患者根据RECIST 1.1标准进行了至少一次肿瘤评估。剂量限制毒性(DLTs)为4.0 mg/kg Q3W时血小板计数下降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大耐受剂量(MTD)被确定为3.0 mg/kg Q3W。
在≥25%的患者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性不良事件(TRAE)为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和白细胞计数下降。最常见的≥3级TRAE(≥5%的患者)是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33.3%)、淋巴细胞计数下降(30.0%)、白细胞计数下降(26.7%)、血小板计数下降(23.3%)和贫血(15.0%)。未报告发生间质性肺疾病(ILD)。
在12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观察到5例部分缓解(PR),客观缓解率(ORR)为41.7%,疾病控制率(DCR)为91.7%(11/12)。
在3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亚组中,所有3例换着疗效均显示为PR,ORR达100%,其中1例显示靶病灶完全缓解(CR),另1例显示肿瘤体积减小近80%。1.6 mg/kg Q2W组2例SCLC患者的疗效达到预期水平,无主要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SCLC患者的所有缓解均发生在第一次肿瘤评估时。
MHB088C在SCLC患者中表现出可控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剂量优化和扩展研究正在继续进行中,以期建立MHB088C的Ⅱ期推荐剂量(RP2D)。
今日肿瘤编译整理自ASCO官网,非本研究最新数据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历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学者
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理事会轮值理事长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