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18CSA&TISC | 脑小血管病论坛概览

2018-07-05作者:壹生神经学院资讯
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认知、影像和病理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皮质下白质病变及脑微出血。常分小动脉硬化、散发性或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其他遗传性小血管病(CADASIL、CARASIL等)、炎性或免疫介导性小血管病、静脉胶原性疾病和其他脑小血管病。在2018“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脑小血管病论坛中各位大咖对脑小血管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下面采撷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血管周围间隙(朱以诚 北京协和医院 神经内科)

      血管周围间隙是穿动脉周围的潜在间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脑小血管病影像改变,它可能与细胞间液的生成和回流障碍有关。其主要明确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和高血压。研究发现血管周围间隙尤其是皮层下白质的血管周围间隙与新发痴呆风险相关。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在影像上较常见,需与腔隙鉴别,其卒中发生风险远低于既往有腔隙的患者。

皮层下白质血管周围间隙

脑小血管病与情感障碍(付建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内科)

      1997年,Alexopoulos提出“血管性抑郁(vasculardepression)”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存在血管性危险因子时发生的抑郁,并伴有神经心理学缺陷和影像学上局灶性脑病理改变。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其基本要素包括临床和/或实验室检查的血管性疾病证据、出现老年性抑郁(年龄>65岁)和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卒中的康复,增加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研究表明脑小血管病是血管性抑郁的主要原因,皮层萎缩可能参与了小血管病性抑郁的发生发展。目前老年抑郁量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是小血管病性抑郁研究最常用的三种抑郁评估工具。血管性抑郁的药物治疗RCT研究极少,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及血管活性药物联合抗抑郁药对血管性抑郁可能有效。

认知衰弱的研究进展(李淑娟 北京朝阳医院 神经内科)

      衰弱(frailty)是系统生理储备的加速下降,由多系统损伤导致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应激事件引起维持身体稳态能力脆弱的一种状态,从而增加不良健康后果的风险。衰弱可以分为身体衰弱、认知衰弱和社会心理衰弱,其中身体衰弱已达成广泛共识,而认知衰弱还存在诸多争议。2013年国际营养与衰老研究所和国际老年医学协会建立认知衰弱的概念框架,指在排除出现阿尔兹海默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失智老年人中,由身体原因引起的同时出现身体衰弱和认知损害的一种异源性的临床综合征。认知衰弱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卒中、脑白质疏松、心脏病、高血压等。

      目前,认知衰弱的概念有待进一步完善,认知衰弱发病机制仍需继续探索。研究躯体功能障碍和认知损害的机制,对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延缓老年人身体衰弱和认知衰弱具有重要意义。除此,识别躯体功能障碍和认知损害之间的共同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预防老年人残疾和痴呆症发展的策略。

遗传性脑白质病变的诊疗策略思考(林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脑白质病变是1987年由加拿大神经病学专家Hachinski 教授首先提出,指CT、MRI 等所见的脑白质改变,表现为脑室旁和/或半卵圆中心的斑点状或斑片状CT低密度、MRI-T2及Flair 高信号改变,被认为是一种血管源性病变,常见于老年人及并发卒中及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者。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且增加了卒中和痴呆的风险。脑白质病变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虽然遗传性脑白质病变相对少见,但绝不罕见,仍需要广泛关注。掌握临床特征和应用量表评分是选准检测致病基因的关键,且有助于快速简便的精准病因诊断。

来自: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CSA)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