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Postoperative pain-related outcomes and peri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in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发表期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 [IF(2022):7.1]
通讯作者:米卫东
主要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本研究揭示了中国术后疼痛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对于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术后疼痛对医疗系统和患者满意度构成重大挑战,与慢性疼痛和长期使用麻醉药物有关。然而,中国术后疼痛管理的系统评估尚不可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分析了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之间,中国急性术后疼痛研究(CAPOPS)全国注册库收集的数据。要求18岁及以上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完成自我报告的疼痛结果问卷。分析了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和疼痛相关结果,包括疼痛严重程度、由疼痛或疼痛管理引起的不良事件、护理感知和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研究结果:共有26193例成年患者入组。有48.7%的患者在手术后第一天有中度至重度疼痛,疼痛严重程度与恢复不良和患者满意度相关。系统性阿片类药物使用率在手术后第一天为68%,其中89%使用静脉自控镇痛,而术后神经阻滞的使用率较低。
研究结论:目前,中国仍有近一半的患者在手术后遭受中度至重度疼痛。相对较高的系统性阿片类药物使用率和术后神经阻滞使用率低表明,需要更多努力来改善中国急性术后疼痛的管理。
本研究结果的发布,为我们全面、客观、具体地了解参与省市医疗机构术后镇痛开展情况、管理特点、镇痛效果、疼痛或镇痛药物的负性影响等,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益于我们自身的认识、改进与提高,并惠益于我们的患者。
教授,主任医师,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多年从事临床麻醉的医疗和研究工作,技术特色包括老年及创伤危重患者的麻醉管理。主要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五任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麻醉安全与质控》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北京医学》副总编辑,多家专业杂志的编委或常务编委,2008年获四部委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度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