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最初作为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问世,近年来,大量循证证实其对CKD患者具有心肾保护作用[1-3],已成为CKD治疗新的重要手段。
近日,《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表于《中华肾脏病杂志》[4],为该领域的规范实践提供了权威指引。为此,本报特邀共识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崴教授深度解读共识核心内容,指导临床实践,展望领域前行方向。
图1 《共识》已发表于《中华肾脏病杂志》
专家介绍
陈崴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党委委员 大内科主任 肾内科主任 内科教研室主任
卫健委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主任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第十二届)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常委、副秘书长(第十一届)
亚太肾脏病学会CME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九届、第十届)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副会长
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
立足循证,引领实践
共识的基石与初心
国内统计数据显示,2018-2019年我国成人CKD患病率达8.2%[5],流行病学现状十分严峻。业内众所周知,CKD是进展性疾病,并具有易合并心血管疾病和因心血管疾病过早死亡的高度风险,且死亡风险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而增加[6]。因此,延缓CKD进展和减少心血管事件是CKD管理中的核心内容。纵观临床现状,未尽之需仍然显著,医患都迫切需要更有效的干预手段、更丰富的治疗选择来优化CKD管理格局。
SGLT2i原本作为一类新型降糖药进入临床,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发现其不仅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有独立于降糖作用的心肾保护效应,且对非糖尿病CKD患者也可改善心肾结局[1-3]。目前SGLT2i已获得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等国内外多部指南[7-9]的推荐,成为CKD的重要治疗药物。为了更加细化地指导中国实践,在侯凡凡院士领导下、郝传明教授组织下,业内近二十位专家共同制订了共识。专家组不仅充分吸纳了国内外高级别循证,同时广泛征询并高度融合了肾脏病、内分泌和心血管等多学科专家意见,通过投票及反复讨论最终形成共识,旨在为国内同道提供一部兼具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实践标准,一方面促进SGLT2i在CKD管理中的合理、规范应用,同时也希望最大化发挥创新药物价值、使广大患者更大获益。
共识从SGLT2i的使用人群、用药前的不良反应风险评估、联合用药、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四大方面展开,共给出了16条推荐意见,并综述了相应的循证依据。具体而言,共识推荐了SGLT2i在CKD早期(G1~G3a)和晚期(G3b~G5)的应用;明确指出用药前需全面评估风险,包括血容量不足、低血压、酮症酸中毒、泌尿生殖道感染等;并提出了与其他降糖药、降压药、利尿剂等药物的联合使用策略;且详尽指导了用药期间如何监测和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同时反复强调了对CKD患者加强宣教的重要性。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延缓CKD进展
SGLT2i有效满足两大核心需求
如前所述,延缓CKD进展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是CKD管理的核心,而SGLT2i创新提供了理想的治疗手段[10]。共识中建议对eGFR≥20 ml·min-1·(1.73 m2)-1的成人CKD患者(伴或不伴T2DM)使用SGLT2i*,尤其对有中度危险及以上CKD进展风险、有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以及伴心力衰竭(不论射血分数水平)的人群优先建议应用[4]。
共识推荐意见均有相应的循证支持。多项以心血管结局为主要终点的研究,如EMPA-REG OUTCOME[11]、CANVAS[12]、DECLARE-TIMI 58[13]等研究**,一致显示SGLT2i显著减少了合并心血管事件高危因素T2DM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尤其是降低了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多项以肾脏结局为主要终点的研究,如DAPA-CKD[1]、EMPA-KIDNEY[2]等研究,证实SGLT2i能显著延缓CKD进展,包括降低终末期肾病(ESKD)、肾脏事件、肾源性或心源性死亡等风险。其中DAPA-CKD[1]和EMPA-KIDNEY[2]研究将入组患者eGFR扩展至更低水平,并纳入了一定比例不伴T2DM的CKD患者,结果显示这些亚组一致心肾获益,因此共识将SGLT2i建议使用人群的eGFR放宽至≥20 ml·min-1·(1.73 m2)-1,且不限T2DM患病状态**。另外,多项研究评价了SGLT2i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如DAPA-HF[14]、EMPEROR- Reduced[15]、EMPEROR-Preserved[16]等研究,均表明无论患者伴或不伴T2DM,SGLT2i都能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延缓CKD进展。
因此,SGLT2i用于CKD患者治疗,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延缓CKD进展、改善心力衰竭等方面的获益是明确的,较传统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CKD管理的核心需求。
“跨界”融合,化繁为简
SGLT2i“糖心肾”共治,优化CKD共病管理
从慢病管理实践的角度,合理、规范应用SGLT2i具有多重重要的现实意义。CK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需求都有独特的复杂性。临床特征方面,CKD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共病,尤以T2DM、心血管事件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等)甚至慢性心力衰竭多见。因此,SGLT2i能同时改善“糖”、“心”、“肾”多个系统临床结局的独到优势可明显简化合并多系统慢病CKD患者的治疗方案,鉴于SGLT2i的“跨界”作用,可减少使用其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治疗负担。
慢病治疗需要长期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患者安全、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SGLT2i的总体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防可控,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血容量不足、低血压、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均可通过风险评估、规范监测、及时处理、患者教育等措施进行管理,共识对此也给出了详尽的指导。相比之下,其他药物如降糖药、降压药、利尿剂等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多更严重,如低血糖、低血压、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等,而使用SGLT2i可减少这些药物的用量或避免使用,从而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此外,SGLT2i作为口服药物,给药方便,且剂量固定,也无需频繁监测血糖或肾功能等指标,对于合并多系统慢病的CKD患者还可减少注射药物或输液的次数、降低检查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SGLT2i为CKD治疗提供了一种兼具“跨界”获益、有利于高质量慢病管理的优化选择。
践行规范,拓展价值
充分发挥SGLT2i作用,助力改善慢病现状
共识的制订凝聚了业内多领域专家的心血、经验和智慧,相信共识的推广和落地无论对临床医生专业水平提升、患者获益、学科发展乃至对改善我国慢病管理现状,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SGLT2i是一种新兴的药物,共识的传播有助于在我国肾脏病、内分泌和心血管领域的医生和患者中推广SGLT2i的心肾保护作用,提高大家对SGLT2i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从而促进SGLT2i的合理使用,为CKD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第二,规范是确保医疗质量的基石。本共识使临床实践有据可循、有章可依,提供了明确的用药指导,包括适应证、禁忌证、剂量选择、联合用药、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等,有助于规范SGLT2i的应用,避免SGLT2i的滥用和误用,保障患者安全。第三,归根结底,共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CKD患者预后,我们希望并相信通过推广和规范SGLT2i的使用,能够使真实世界中更多CKD患者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延缓CKD进展,更好地满足他们对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需求。
共识的发布是CKD领域一个重要的节点和新的起点,未来仍有很多工作亟待大家共同去推进和实施,不仅包括普及规范、提高SGLT2i的临床应用水平、加强安全性监测,还需在现有循证基础上进一步挖掘SGLT2i的潜力,积极开展多中心、多学科、多层次的临床研究,以期拓展SGLT2i的适应证范围、使更多人群受益。此外,正如共识中强调的,对CKD患者及家属的充分宣传教育也至关重要,因此,业界医务人员在学习共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强这方面的科普工作,使未患病公众降低CKD患病率,使不幸罹患CKD的人群能够更好地自我管理,配合好医生规范、前沿的治疗,最大限度地争取更高质量、更美好的人生!
备注:
* 达格列净说明书:1)起始用于eGFR>=25ml/min/1.73m2 CKD人群;eGFR低于25ml/min/1.73m2 不推荐起始治疗,但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本品治疗,可继续使用以降低eGFR下降、ESKD、CV死亡和hHF风险;2)不建议将本品用于eGFR低于45mL/min/1.73m2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以改善血糖控制。
**达格列净在中国尚未获批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肾脏疾病风险的适应症,尚未获批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风险的适应症。
[1] Heerspink HJL, et al.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383(15): 1436-1446.
[2]EMPA-Kidney Collaborative Group.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3, 388(2): 117-127.
[3]CREDENCE Trial Investigator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 380(24): 2295-2306.
[4]《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专家组.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39(11):879-888.
[5] Wang L, et al. JAMA Intern Med, 2023, 183(4): 298-310.
[6] Navaneethan SD,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15, 26(10): 2512-2520.
[7]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Diabetes Work Group.Kidney Int,2022,102(5S):S1-S127.
[8] Rumeyza Kazancioglu. KDIGO 2023 CKD GL: Evaluation of CKD: What/'s changed?. ERA 2023. Jun 16, 2023.
[9]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8): 902-930.
[10]Nuffield Department of Population Health Renal Studies Group, SGLT2 inhibitor Meta-Analysis Cardio-Renal Trialists' Consortium. Lancet, 2022, 400(10365): 1788-1801.
[11]Zinman B, et al. N Engl J Med, 2015, 373(22): 2117-2128.
[12] Neal B, et al. N Engl J Med, 2017, 377(7): 644-657.
[13]Wiviott SD,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380(4): 347-357.
[14] McMurray J,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381(21): 1995-2008.
[15] Packer M,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383(15): 1413-1424.
[16] Anker SD, et al. N Engl J Med, 2021, 385(16): 1451-1461.
审批编号:CN-125631
有效期至:2024-3-6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中国) 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