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儒亮时评】知易行难!我们知道,缓和医疗,如同救治医疗一样,也是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中不可或缺一个环节,必须重视和坚守,但是,我们也知道,要真正做到这点,必须要切实贯彻公益性原则,必须要切实实施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完全落实起来并不容易。
来源:北京协和安宁志愿团队 转发:医师报 时间:2020-11-26
作为医生都想要救急扶伤,那救不活的时候是不是就失败了呢?
答案为,不是。救不活病人的时候,病人临终的时候,尽可能让他们能没有痛苦,能感到温暖,也是医生的职业成就所在。
作为医生都想救急扶伤,那救不活是不是就失败了呢?宁晓红从缓和医疗角度谈医生的职业成就。
2020年11月21日,“迎协和百年学术活动暨第一届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论坛”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主办。来自临床一线的医护分享了他们面对重症及生命末期病人的安宁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方法。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组长、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宁晓红,从民众的需求与医护的职业成就角度,谈了发展安宁缓和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宁晓红医生在演讲
病人和家属都非常痛苦,中国死亡质量全球倒数
在不同的场合大家都听说过死亡质量这一参数。2010年和2015年世界经济学人杂志做了两次全球死亡质量报告。据2015年全球死亡质量报告显示, 几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国家和地区的死亡质量排名如下,英国第1,美国第9,日本排名第14,而中国内地排名第71,中国香港排名第22,中国台湾排名第6。
中国的绝对死亡人数非常多,每年将近一千万,但能提供比较专业有力的临终照顾能力的人群却非常少,可以说是高需求但是低供给,死亡现状让人非常担忧。宁医师认为,作为医护人员的切身体会是,大家不愿意管理重病人和临终病人,但是你不得不管,不得不帮这个忙,因为病人和家属都非常痛苦,非常纠结,向左还是向右?要化疗还是不化疗?手术还是不手术?插不插管?他们很纠结,很不舍,这种纠结和不舍进而会发展成为一种情绪——愤怒。他们需要倾听,但没有人倾听他们,没有人有时间倾听,他们的情绪进而会转为愤怒,去责怪医院、医护到底为什么做不好,这也导致医护人员非常痛苦。
当我只能说“真的没有办法了”时,我非常痛苦
宁医师以自身的职业经历为例,讲述了她的选择。她在肿瘤内科12年,为什么会走上安宁缓和医疗这条路呢?“有一个过程,我非常痛苦,我面对病人,不是找麻烦的那种病人,他们问‘真的没办法了吗’,我不会说别的,我不会说。只有一句‘真的没办法了,真的没有方案了’。我说这个话的时候真不爱说,但是我觉得我不知道还可以说什么,我非常痛苦。”
走上这条路的另外一层原因是,很多医生会担心病人家属告他们,“为什么死了,是不是你有责任呢”,医务人员是非常难受的。在国家层面上,国家也会非常难面对,花了那么多钱,有一部分在末期病人照顾上却是无效益的,比如说输很多的液、插管子等各种治疗,并没有给患者带来所需要的东西。“我自己亲身的感受,围绕着死亡这件事情的纠纷是非常多的,只要出现有关死的问题,都要拿出来说道说道,‘不正常’这三个字是社会上很多人对于死亡这件事情的认识”。
无奈下有没有破局之路?有,安宁缓和医疗
“死亡”本是自然界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人们仍然对“死亡”二字充满恐惧,与此同时,中国人的死亡质量被数据证明是很低的。有没有破局办法呢?
宁晓红谈道,现行医疗没办法破局,因为现代医疗缺一个学科,这个学科就是安宁缓和医疗。安宁缓和医疗是专门面向病患和即将离世的患者,研究怎么样面对他们、怎么样说、怎么样做,身体怎么样做、心理怎么样做,让他走得好——这是一个专业。
一方面,安宁舒缓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他们很满意,他们很感动,他们很感激,能减少医患纠纷。另一方面,安宁缓和医疗可以提高医生的职业认同感。作为医生都想要救急扶伤,那救不活的时候是不是就失败了呢?答案为,不是。救不活病人的时候,病人临终的时候,尽可能让他们能没有痛苦,能感到温暖,也是医生的职业成就所在。
很多医务人员对安宁缓和医疗有很多的误解,认为“别说那些(安宁缓和医疗),那就是不想治疗,那就是放弃”。这是一种误解,他们需要通过有关安宁缓和医疗的学习去明白,这种做法是特别必要的,是很专业的,是能满足患者所需的。安宁缓和医疗并不是放弃,相反是最积极的一种行动——我知道病人要离世了,仍然觉得他们需要帮忙,仍然想办法帮助他们,而不是对他们说“你不再有治疗价值了”,说“你走吧”,说“我们没什么办法了”,这些话对于临终病人和他们的家属来说都太残忍了。
安宁缓和医疗正在进入萌芽和快速发展的阶段
安宁缓和医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因为只要有死亡的时候就有人关怀死亡群体,而西西里·桑德斯(1918-2005)是现代缓和医疗发起人,来自于英国。
安宁缓和医疗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现代缓和医疗发起人西西里·桑德斯
在国内,上海是安宁缓和医疗整体发展最好的地方。最早是在1988年出现了照顾临终病人的机构,近期迅速发展是在2012年——上海市政府落实了实事项目、惠民工程,政府持续不断出资推进,到2020年,上海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提供安宁疗护服务。
安宁缓和医疗在上海的发展历程
与上海相比,北京慢一些。2017年北京设立了15个安宁疗护试点病房,最有名的是海淀医院安宁病房。国家层面最高层次的重视和推进,会使安宁缓和医疗获得大的发展。2017年有这样的文件出台,2017年和2019年有两批安宁试点区域出现,东城、西城、朝阳、海淀是安宁疗护试点区域。
安宁缓和医疗在北京各地区的发展
宁医师讲到了一个案例,一位终末期病人住进ICU后,只有眼睛能眨,经过医生综合评估并不需要监护病房的心肺加强支持治疗,加之重症监护病房限制家属探望,(每天只有半小时),医生建议转出ICU,能够更好陪伴,病人家属一开始不同意转出,安宁缓和医疗会诊后两三天,病人家属就一致决定要陪在病人身边,把病人带回去住在一个小医院,住了将近半年时间。从家属角度、病人角度、医生角度、国家资源角度去想,这半年那位病人如果住在协和医院会怎样?如果住在小医院又怎么样?安宁缓和医疗不是简单的有关药的问题,其涉及到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我们关怀人,我们关怀人的什么呢?我们关怀他们的生与死,苦与痛。我是医生,我要尽力去做,我们从来不怀疑做这件事儿对不对。……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将来走的时候可以不那么痛苦,比较平安,想到这里就觉得很有意义”,宁医师这样说道。安宁缓和医疗是一个专科,它在全世界发展了50多年,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而中国死亡质量急需提高,安宁缓和医疗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