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睡的不好真的会变傻:你离痴呆还远吗?

2020-09-12作者:壹声热点

导语:

睡得不好真的会变傻。


微信图片_20200909161231.jpg

来源:newscientist


“阿尔茨海默病”最早由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zheimer)在1906年发现,俗称老年痴呆症,简称AD。AD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早期以明显记忆下降为主,逐渐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并伴有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病情呈进行性进展,晚期常出现吞咽困难,卧床不起,发病十年左右,常因感染等并发症死亡。

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老年痴呆患者约为5000万,平均每3秒钟就有一位老人被诊断为老年期痴呆。2017年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56%,据此推算,中国有约有1000万老年人罹患老年痴呆,成为全球痴呆人数最多的国家。



微信图片_20200909161307.jpg

来源:World Alzheimer's Report


那么,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得老年痴呆么?想知道怎么有效预防老年痴呆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针对这种目前尚无有效疗法的致命疾病,最方便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进行大量深度睡眠。

既往的权威研究已经发现,AD患者脑内都有两种标志性蛋白质——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的累积。其中,Aβ被认为与学习以及大脑的适应能力有关,而tau蛋白主要调节神经元细胞之间的正常信号传导。此外,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团队曾报道,慢波睡眠破坏会导致脑内Aβ水平升高约30%,而仅一晚上睡眠不足即可导致脑脊液中tau含量增加多达50%。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科学家Matthew Walker和Joseph Winer教授为此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准确地估计一个人一生中最可能发生AD的时间范围。Walker教授说:“我们现在的睡眠几乎就像一个水晶球,告诉我们痴呆的发病时间和发展速度。”该研究结果于9月3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微信图片_20200909161311.jpg

Sleep Disturbance Forecasts b-Amyloid Accumulation across Subsequent Years. Curr Biol. 2020 Aug 28;S0960-9822(20)31171-4. doi: 10.1016/j.cub.2020.08.017.


先前在健康动物和人类中进行的研究表明,一整夜的睡眠剥夺后,Aβ的脑内含量较高。因此研究人员假设,睡眠结构和生理功能(如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慢波活动,深度睡眠阶段)可以作为预测Aβ随时间累积速度的前瞻性标志物。



微信图片_20200909161313.png

来源:BinKun


人的睡眠主要分为快速动眼(REM)睡眠和非快速动眼(NREM)睡眠两大部分,约90-120分钟循环一次。在NREM睡眠期间,大脑活动下降到最低,使得人体能够得到完全的舒缓,作梦在此时也很少出现。

研究纳入32名临床表现正常的成年人,使用多导睡眠仪集合PET扫描对Aβ积累程度进行纵向追踪。结果发现,<1HZ的NREM 慢波活动比例和睡眠效率(总睡眠量占总卧床时间的百分比)都可以预测Aβ随时间的沉积速度,且在校正其它相关因素后,此相关性仍然存在。即,在研究过程中,零散睡眠多而NREM慢波睡眠少的人Aβ脑内沉积更多、更快。



微信图片_20200909161316.jpg

基线睡眠情况可预测β淀粉样蛋白沉积。左:基线<1 HZ的慢波活动(SWA)占比越多,提示脑内Aβ积累越慢;右:基线睡眠质量越差,Aβ积累越快。doi: 10.1016/j.cub.2020.08.017.


Winer教授说:“这一研究给了我们一线希望,就是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预防老年痴呆。我们无需看着患者一步步向AD进展且手足无措,而是现在就通过评估睡眠质量来预测Aβ含量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后者在大脑中的累积速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确定老年痴呆发生的时间”。

尽管之前的研究发现,睡眠可以对大脑中的Aβ蛋白沉积进行“清洁”,但该研究进一步确定了深度非快速动眼慢波睡眠作为认知功能下降的干预目标。此外,目前的基因检测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罹患AD的敏感性、血液检测也可以提供诊断依据,但它们都不能像睡眠一样通过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以提供治疗的潜力。

由于老年痴呆发生两个核心因素——脑中tau和Aβ蛋白的积累在特征性记忆障碍出现之前很久就可能出现,因此该团队早就针对睡眠与老年痴呆关系进行了研究。2019年在《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提出,睡眠是脑内tau和Aβ蛋白蓄积的关键。研究人员结合了Aβ和tau的PET扫描,脑电图记录睡眠并结合自我反馈睡眠情况以评估睡眠在预测老年人AD病理发展方面的潜在作用。回归分析表明,慢速振荡-睡眠纺锤体受损的严重程度预示着内侧颞叶负荷增加,且Aβ积累可预测<1Hz慢波活动减少的幅度。此外,病理学和自我反馈睡眠时长之间的关系表明,整个生命周期的睡眠变化趋势可以预测晚年脑内Aβ和tau蛋白负担。


微信图片_20200909161319.jpg

NERM慢波活动与tau和Aβ变化之间的关联

Sleep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of tau and β-amyloid burden in the human brain. J Neurosci. 2019 Aug 7;39(32):6315-6324.  doi: 10.1523/JNEUROSCI.0503-19.2019.


Walker教授认为,持续研究睡眠与老年痴呆之间的关系在AD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它不仅具有预防AD的潜力,而且还有望改善精神疾病和新陈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接下来,研究人员将瞄准具有老年痴呆高风险的患者,探索找到改善睡眠的干预方法,以延缓甚至避免痴呆的发生。

虽然睡眠对预防老年痴呆具有重要作用,但应避开一个误区——即,睡眠时间越长越好(此前我们的文章《今日特刊:睡吗》就报道,睡眠过多会增加冠心病和卒中风险)。就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团队针对近千人、历时3年的队列研究发现:白天经常犯困而夜间睡眠不足或过多的人痴呆风险增加。相反,每晚22点睡觉,睡眠时长大约在6-7小时可明显降低该认知障碍风险。该结果发表在权威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 (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上。



微信图片_20200909161322.jpg

Sleep characteristics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bio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in cognitively intact older adults: The CABLE study. Alzheimers Dement. 2020 Aug;16(8):1146-1152. doi: 10.1002/alz.12117.


该研究首次从生物标志物层面证实了在中老年人群中,夜间睡眠时间与老年痴呆病理发生之间的U型关系。同时,郁教授团队还进一步绘制了睡眠与认知障碍(包括AD)风险之间关联的证据体系,结果发现10种睡眠特征可促进认知障碍发生,其中6种有中等强度以上证据支撑,包括失眠、睡眠断续、入睡困难、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以及在床上时间过多。

总之,上述研究表明,睡眠监测是预测老年痴呆疾病进展的非侵入性替代方法。睡眠质量评估有助于我们准确估计痴呆关键蛋白的积累情况。而最佳的睡眠模式可预防痴呆的发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能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


来源:梅斯医学综合报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