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概述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类由多种异源性疾病(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循环血管阻力升高,最终发生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预后不佳。
近年来,PH发病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PH的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支持性治疗、靶向药物、介入治疗、终末期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外科肺动脉内膜剥脱术(CTEPH)等方面。PH靶向药物自问世以来,至今已有超10种新型靶向药物。现阶段国内常用的靶向药物主要作用于内皮素通路、一氧化氮通路和前列环素通路,但是上述通路药物主要用于第一大类(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和第四大类(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肺动脉高压患者中,通过靶向药物联合协同治疗,PAH和CTEPH患者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等功能指标以及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能够得到显著改善。在第二大类、第三大类以及第五大类PH患者靶向药物应用证据级别有限。
控制摄入液量、预防感染、心理疏导支持、健康教育、女性避孕、绝经后激素替代、体力活动与专业指导下的康复治疗。
吸氧、抗凝药、利尿剂、地高辛和其他心血管药物以及针对贫血治疗等。
钙通道阻滞剂和靶向药物两方面。
1.钙通道阻滞剂(CCB)
CCB仅对少数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有效。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阳性患者建议给予足量CCB治疗,CCB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和地尔硫卓。心率偏慢者考虑应用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心率偏快者倾向于应用地尔硫卓。因CCB药物有心率增快、头晕、低血压和周围性水肿等副作用,应缓慢增至最大耐受剂量。
未进行急性血管反应试验或反应试验阴性患者,不建议使用CCB类药物。在其他类型动脉性肺动脉高压中,不推荐使用CCB。
2.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ERA)
内皮素-1是一种主要由内皮分泌的小分子物质,是强效内源性血管收缩剂,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内皮素受体A和B结合,引起血管收缩,促进内皮细胞有丝分裂。ERA通过选择性或非选择性拮抗内皮素受体,阻断内皮素-1的活性,扩张肺动脉血管。常见药物有:波生坦、安立生坦和马昔腾坦。
波生坦:内皮素受体A、B双重拮抗剂。作为全球第一款口服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于2006年在中国上市。BREATHE-1等5项RCT研究证实其可以显著改善PAH(IPAH、CTD-PAH和艾森曼格综合征)运动耐量、心功能分级、肺血流动力学,并且减少临床恶化时间发生率。常见不良反应是肝损伤,在减量或停药后,肝功能一般均可恢复。因此,服药期间,动态随访肝功能。
安立生坦: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拮抗剂。ARIES经典研究奠定安立生坦在改善IPAP、CHD-PAH及HIV-PAH等PH患者症状、运动耐力以及血流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BREATHE等5项RCT研究证实其可以显著改善PAH(IPAH、CTD-PAH和艾森曼格综合征)运动耐量、心功能分级、肺血流动力学,并且减少临床恶化时间发生率。相比波生坦,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部分患者有外周性水肿不良反应。
马昔腾坦:新一代内皮素受体A、B双重拮抗剂。有研究显示,相比波生坦,马昔腾坦具有受体亲和力强以及组织穿透力,作用强度、持续时间均表现较强的效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不易受食物影响和药物相互作用。SERAPHIN 研究证实马西替坦可提高PAH 患者的运动耐量,临床恶化和死亡事件发生率降低45%。OPTIMA研究旨在评估马昔腾坦联合他达拉非作为初始联合用药,给PAH患者带来获益。服用方法:10mg/次/日,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主要不良反应:贫血、头痛。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研究表明ERA单药或联合治疗均能显著降低患者疾病恶化/死亡风险和因PAH导致的死亡率或住院率,改善患者6MWD、WHO功能分级、血流动力学参数。
3.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
一氧化氮(NO)是重要的血管扩张因子,通过调节L精氨酸-一氧化氮- cGMP浓度到达扩血管效应,维持肺血管正常结构和肺循环的低阻力状态。常见药物:西地那非、他达那非、伐地那非等。PDE-5抑制剂均能改善患者6MWD、WHO功能分级以及血流动力学,从而延长患者生存率。
西地那非:临床研究证实西地那非在改善PAH患者运动耐力、血流动力学以及症状。主要副作用主要是与扩血管相关(脸部潮红、头痛、黏膜出血等)。
他达那非:相比西地那非,半衰期相对较长,不良反应与西地那非相似。
伐地拉非:EVALUATION 研究表明,伐地那非片可以改善PAH 患者的运动耐量、血流动力学也可延长临床恶化时间,但该研究受限于样本量少,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4.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sGC激动剂)
利奥西胍作为一种sGC激动剂,可单独或与NO协同提高血浆中cGMP水平,引起血管舒张、改善血管重塑。研究表明,利奥西呱能明显改善PAH患者运动耐量、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分级,降低临床恶化事件发生率。利奥西胍和PDE5抑制剂联合使用可导致严重低血压,应避免联合使用。另有研究显示治疗反应不足的PAH患者可能从PDE5抑制剂转换为利奥西呱的治疗中获益。
5.前列环素类似物和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
前列环素主要由内皮细胞分泌,是一种天然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扩张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研究表明PAH患者肺动脉中前列环素合成酶的表达下降,尿中代谢水平降低,人工合成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可用于治疗PAH。此类药物包括贝前列素、依前列醇、伊洛前列素、曲前列尼尔及司来帕格等,均能降低恶化/死亡事件的风险,提高6MWD,改善WHO功能分级等。
① 贝前列素:是第一个化学性稳定且可口服的前列环素类似物,ALPHABET 研究和一项美国的研究显示该药物可以改善患者运动耐量,但其效果只能维持3~6 个月,且不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②依前列醇:半衰期短(3~5min)。使用时需要通过导管静脉泵入。该药物可改善IPAH 和硬皮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症状、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严重不良事件主要与用药方式有关,包括局部感染、导管阻塞等。目前静脉使用依前列醇已获准。
③伊洛前列素:是化学性相对稳定的前列腺素类似物。可改善PAH 和CTEPH 患者的症状、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药物耐受性可,副作用主要为脸红及下颌痛。
④ 曲前列尼尔:化学稳定性好,可在室温下静脉、皮下应用。皮下应用该药物可以改善PAH 患者的症状、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FREEDOM 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曲前列尼尔不能改善PAH 患者的运动耐量;还有研究证实吸入该药物也可以治PAH,目前证据支持有限:曲前列尼尔 起始剂量1.25ng/Kg/分,逐渐增加至常用剂量20~40ng/Kg/分。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输注部位出现疼痛,以及潮红、头痛、低血压、恶心呕吐、腹泻。
⑤ 司来帕格片:作为一种口服高选择性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可改善损伤的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并可能抑制人肺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肺血管壁的增厚。不良反应:头痛、消化道症状、下颌疼痛、肌痛、关节痛、面部潮红。
6.其他
研究发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c-KIT 信号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伊马替尼可通过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c-KIT 信号通路改善PAH 患者(接受至少2 种靶向药物的背景治疗)的运动耐量及血流动力学,但有发生硬脑膜下出血的风险。另外, Sotatercept是一种激活素抑制剂,由ActRIIA的细胞外结构域与人IgG1的Fc部分组成的可溶性融合蛋白,通过选择性地结合和捕获ActRIIA和类似受体的配体,Sotatercept恢复PAH中促增殖和抗增殖信号之间的平衡。STELLAR研究显示在背景药物治疗的前提下,通过每三周一次皮下注射Sotatercept,Sotatercept治疗在改善肺血管阻力(PVR)和运动能力(通过6分钟步行距离(6MWD)评估)方面优于安慰剂。
靶向药物联合治疗
三项大型随机试验表明,联合治疗的初始治疗比单一药物的初始治疗更能改善临床结果。联合肺血管舒张剂治疗包括同时开始多种治疗,或在基线时开始的单一药物中连续添加数周的一种或多种额外药物。几项大型随机临床试验和随后的荟萃分析支持联合治疗作为PAH的一线治疗。根据指南推荐,既往未接受过PAH治疗的患者,如果通过风险评估,其死亡风险为低至中等,且不符合血管反应性标准,则应开始口服联合治疗。研究表明,与安慰剂和/或单药治疗相比,安立生坦和他达拉非的口服组合,马昔腾坦依序添加到PDE5抑制剂中,司来帕格依序加入到PDE5抑制剂和/或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中,或口服曲前列素依次添加到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和/或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中,可改善患者预后。如果3-6个月内未能实现危险分成降至低风险,建议添加前列环素类似物。联合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前列环素,建议用于风险分层最初归类为高风险的患者。在非常低风险的人群中或在单药治疗稳定超过1至2年的患者中可以考虑单药治疗。
PAH是一类进展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需要使用靶向ERA、PDE5i和前列环素通路药物联合治疗,根据临床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风险分层,早期联合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PAH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非常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因子激活、TGF-β信号通路失衡、免疫失衡等。目前,也展现出一些新型药物,如Sotatercept、抗IL-1、抗IL-6疗法等在PAH中的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以下哪些药物可用于肺动脉高压的舒血管治疗(多选):
A.安立生坦
B.利奥西胍
C.司来帕格
D.普罗帕酮
波生坦是——(单选)
A.钙通道阻滞剂
B.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C.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D.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古丽 周代兵
审阅 李圣青教授
李圣青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2008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两年半;2011年初赴美国Rochester市Mayo医院进修半年;2017年在美国MD. Anderson进修肿瘤多学科诊疗;2018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进修危重症医学
2020年获全国抗击新冠先进个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抗击新冠先进个人
2020年获中国医师协会优秀呼吸医师奖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理学会 呼吸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委员
上海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兼肺血管病学组组长
上海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面上项目6项,国自然重点专项1项
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
主持军队2110重大课题1项
主持上海市超限制造子课题1项;主持上海市申康临床技术提升重大项目1项;主持上海市科委医学创新研究专项1项
发表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和肺癌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
主编专著7部,参编专著6部
申请发明专利4项
主攻呼吸危重症、肺癌与肺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李圣青教授 每周二、周四下午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总院门诊7楼 特需门诊;每周三下午 总院门诊7楼 肺血管病MDT门诊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