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事热评:医生“拒绝道歉”遭起诉?真相是……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则题为“因拒绝向死亡患者道歉而面临起诉,医生犯了什么法?”的文章,大意是一名眼科医生在值班时遇到一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医生紧急联系了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并将患者安置在病床上休息。同时告知患者不要乱动,否则有可能威胁生命。后患者不幸去世,患者家属认为其是被医生“吓死的”,并要求医生道歉。此举遭到了医生的拒绝,患者家属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这名眼科医生到底有没有做错呢?本期时事热评栏目,《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大学邀请了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教授与大家一同从“知情同意”角度入手,谈一谈这场看似“奇葩”的案例中,蕴含着的法理……
2018-03-11 77984 看过 免费 -
时事热评:“医生抢救病人剪坏衣服”,到底该不该赔偿?
抢救患者剪坏衣物,可算紧急避险,无需赔偿;但患者衣服中的财物,医院保管不当,理应赔偿!近日,武汉一男子突发肺栓塞致心脏呼吸骤停,在经中南医院急救医生全力抢救后,终于转危为安。可是事后患者的父亲找到院方,称医生抢救儿子时剪掉了衣裤,导致其裤兜里的500元现金、身份证等物品遗失,并向其索要1000元赔偿金。消息一出,网友纷纷斥责患者家属恩将仇报、利欲熏心。人家医护人员好心抢救病人,为了赢得抢救时间,不得已剪掉病人的衣服是常规手段。病人活了,家属却还要索赔,实在太没良心了。然而,大多数网友却并不清楚事情的真相。这条新闻其实是标题党,真实的情况是,患者身上的衣服兜里装有现金500元,银行卡,身份证等物件。医院将衣物丢弃导致这些随身携带的钱物丢失,家属要求赔偿。但媒体的报道给人感觉是患者的家属在追责医院剪坏了患者衣物,但事后的采访表明,患者对剪坏衣物进行抢救是完全理解的,他们只是要求医院将剪坏的衣物归还给他们,因为里面有其他物品。尽管剪坏患者衣服,损害了其财产权。然而却使得患者更大的生命权得以保护,所以医生的该行为属于紧急避险,并无过错。但如果在抢救过程中,只是把剪坏的衣服丢在一边,并未注意其中是否有财物;抢救结束后,也没有把衣服归还给家属,而是当作垃圾扔掉了。那么,这样的做法就需要赔偿了。因为根据医院制度,衣服必须先由医护人员清理,将衣服内夹带的财物拿出来交给家属,才能将破损衣物丢弃。可见院方在保管衣物时存在一定的过错,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理应赔偿患者的这部分损失。
2018-03-02 62884 看过 免费 -
时事热评:善用法律武器,莫让“规培”成为年轻医生的“杀手”
在这份长长的名单背后,隐藏了多少医师的汗水与无奈。而其中,青年规培医师的离去更是让人扼腕叹息。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心理压力大,常常处于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长期以往,由于积重难返,可能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从而出现因过劳而猝死的问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接受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亦即“规培”,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正式成为一名医生。规培医生在医院,重点是积累临床经验,学习各种有实用价值的医疗技能,为成为临床医生打下实践基础。规培医生不是医院的正式医生,但接受医院的管理。有的医院及科室在规培医生使用上,把其当成廉价劳动力、最好用的人力资源对待。有的让规培医生天天忙于写病历、问病史、开检查单、抽血换药、拉钩缝皮这样基本的操作。有的大型三甲医院病人集中,自身的医生护士人手紧缺,临床工作要靠规培生、研究生、进修实习生搭台帮忙,规培医生俨然成为临床重要角色。有的科室哪里任务重就把规培医生安排到哪里,让其长期值班,经常安排其临时加班,使之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生命诚可贵。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如此。对医院和科室而言,不能因为规培医生听话、服从性强,就给他们安排过多、超量的工作,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无法把身体及时恢复调整到正常状态。有的规培医生尚未正式工作,就因过劳而死亡,既是其个人的悲哀,对其家庭和整个社会而言,也是重大的损失。“规培”不能成年轻医生的“杀手”。发生规培医生过劳死亡的现象,提醒“规培”需有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一方面,医院方面要切实改进对规培医生的使用管理,认真落实《劳动法》等规定,保证规培医生能够劳逸结合,达到安全健康、学有所成、业有所获的目的。另一方面,卫生和劳动监察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医院规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医院把规培医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等行为,促使医院“规培”回归本意。本期时事热评栏目,《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大学邀请了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教授与大家共同探讨规培医师过劳这一现象背后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教会大家使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2018-02-06 67016 看过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