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谁侵蚀了我的大脑|有感而燃·儿童感染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会
“有感而燃——儿童感染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会”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黄丽素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感染科朱渝教授联合发起的儿科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项目,旨在通过真实病例的深度解析,搭建跨学科协作平台,聚焦基层诊疗痛点。结合临床、影像、病理、检验等多维度视角,推动儿科疑难病诊疗能力的提升。本期病例是谁侵蚀了我的大脑——7岁患儿颅内及肺部多发病变的诊治经过会议主席黄丽素 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张维溪 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主持嘉宾花旺 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讨论嘉宾焦先婷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感染科赖灿 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缪静 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卢美萍 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过敏科 病例分享谢秋玲 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感染科
2025-07-21 2423 看过 免费 -
“曲折的”胸膜炎|有感而燃·儿童感染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会
“有感而燃——儿童感染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会”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黄丽素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感染科朱渝教授联合发起的儿科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项目,旨在通过真实病例的深度解析,搭建跨学科协作平台,聚焦基层诊疗痛点。结合临床、影像、病理、检验等多维度视角,推动儿科疑难病诊疗能力的提升。 儿童胸膜炎病因复杂,结核、感染与肿瘤的鉴别诊断是基层医师的难点。T-SPOT/X-pert等检查的误读、影像资源有限、病理沟通困难等问题普遍存在。本期通过一例从胸膜炎到横纹肌肉瘤的疑难病例,结合多学科协作模式,为临床医师提供系统性诊疗思路。本期讨论问题1、如何正确解读T-SPOT/IGRA检查结果?2、影像学结果提供哪些线索?3、肿瘤 or 感染?——血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思路4、X-per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会议主席黄丽素 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朱渝 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感染科讨论嘉宾谈珍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杨兴惠 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 病例分享鲁成刚 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主持嘉宾花旺 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郭琴 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感染科
2025-04-09 11055 看过 免费
热门资讯
- 阙呈立教授访谈:庞贝病的诊疗管理与早期筛查策略
- 张巍教授访谈:多学科协同攻坚,破局法布雷病诊疗困境
- 2025 ESCMID速递:两项中国研究揭秘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最新变化
- 2020-2023年深圳市某儿童医院住院患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特征
- 连续五年!《过敏科学》出版中国专刊,聚焦过敏防治新策略
- COVID-19遇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不可忽视的双重威胁
- 舒巴坦/度洛巴坦治疗严重AB感染(VAP)的单中心病例回顾性研究
- 跨界与进布 | 奔赴生命希望的“最后一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病例解读:舒巴坦-度洛巴坦为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 SIFIC热点速递丨大感控·新防线:后疫情时代三大耐药危机的破局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