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文章速递 | 绝经后又来月经是又变年轻了吗?——子宫内膜癌的那些事

2022-12-07作者:赵梦雅资讯

绝经后又来月经是又变年轻了吗?——子宫内膜癌的那些事

 

本文作者:袁光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近年来我们的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了,与此同时,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越来越好了。生活好了,大家都更加关注自己健康,更加注意锻炼身体,越来越多的老太太加入了广场舞的队伍中,这个队伍中大多数是退休以后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很多的人还在为了自己的孩子发挥余热,干干家务啊,带带孩子啊,闲下来的时候呢就跳跳广场舞,锻炼锻炼,孩子多数也会比较孝顺,经常买点补品给老人吃,结果有一些人发现本来已经绝经了,突然又来了,就想锻炼和补品还是有效果啊,真的变年轻了,那就继续坚持吧。这么一继续不要紧,几个月过去了,等到出血越来越多,再去看,发现原来是得了子宫内膜癌,而且还不是早期了,怎么会这样呢?

 

给大家介绍一个数据,子宫内膜癌平均发病年龄是55岁,正是我们刚刚退休,或者将要退休,准备享受美好退休生活的时候,搞不好就被这个子宫内膜癌彻底打乱了。所以我今天就要和大家好好说说这个病。

 

妇科一共有三大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这里面宫颈癌的发病率最高,卵巢癌的死亡率最高,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处于第二,而死亡率是最低的,说明什么呢,说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或者说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宫颈癌发病率最低,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是最高的,这和他们经济水平较高,饮食习惯造成热量摄取过高有关系。所以前面提到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

 

那下面就要说一说我们老百姓可能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么能够不得子宫内膜癌啊?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概念,那就是恶性肿瘤的3级预防。

 

子宫内膜癌的1级预防,就是病因预防。通俗地说,知道了我们为什么会得子宫内膜癌,然后我们提前去除或者说阻断这些致癌因素,我们就不会得子宫内膜癌了,或者说得的几率就小了。

 

那么子宫内膜癌的病因有哪些呢?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子宫内膜癌的三联征: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过度肥胖、高血糖或者高血压的病人会使得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增加2~ 3倍,从这三联征大家可以看出来,这都和吃得太好了有关系,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说,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富贵病,那么针对这个致癌因素,我们怎么办呢?那就是控制体重,用一句俗话来概括:就是管住嘴,迈开腿。说实话,不容易做到,但是真的很重要,它不光是能够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还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一举多得。

 

第二类病因是生殖内分泌的失调,比如无排卵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的卵巢肿瘤,以及绝经后补充外源性雌激素。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子宫内膜癌是雌激素依赖性的,它的发生和发展和长期的雌激素的作用有密切关系。虽然我们女性在绝经前体内就会有周期性的雌激素作用,但是相对的还有孕激素来起到对抗的作用,上面的这些病因要么是孕激素功能不全,要么是分泌或者服用过多的外源性的雌激素,造成雌激素刺激过度,从而导致了子宫内膜癌。那么针对这几个因素我们怎么来预防呢?一句话,及时就医,什么意思呢?我们如果出现正常尝试怀孕2年以上未孕,就要去医院就诊查一下,是否存在相关的疾病因素,如果真有就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有的女性朋友会说那我不想要小孩呢,一直避孕,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不孕啊。其实有一点要和大家说一下,那就是怀孕本身就是对子宫内膜的一种保护,在怀孕以及产后哺乳阶段会停经,会减少对子宫内膜的反复刺激,也会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老百姓话说得好,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怀孕生子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咱们不要违反自然规律。说到自然规律,这个外源性的补充雌激素就是一种违反自然规律的操作,其实谁都会老,谁都没法避免,也没法对抗,但是有很多人怕老,就去胡乱吃一些雌激素,或者吃一些乱七八糟的补品,注意啊,我说的是乱七八糟,它们的介绍可能都说得很好,什么美容、养颜,还抗衰老,真神奇啊,其实有些就是在里面添加了雌激素的成分,吃完以后是感觉年轻又漂亮,可是如果得个子宫内膜癌就得不偿失了。那是不是绝经了就不能补充激素了呢?那也不是的,还是那句话,及时就医,去找大夫,让大夫告诉你怎么补,现在包括我们大夫也会有不少人在进行激素替代,但绝不是单纯补充雌激素,而是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补充,这样补充,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是安全的。

 

最后说一下,子宫内膜癌一部分是遗传的,也就是说这一部分人群,即使没有上面的那些病因,也可能会得子宫内膜癌。那这部分人怎么办呢?那就是遗传咨询,说到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就要说林奇综合征,这是一种遗传性癌症易感性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导致子宫内膜癌的遗传综合征,林奇综合征的人群一生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累积比例能达到25~60%,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据。当然不光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几率高,她们发生结肠癌、胃癌、卵巢癌等一系列肿瘤的风险都要比普通人群高。但在这些肿瘤中往往是最先发生子宫内膜癌,所以子宫内膜癌也叫林奇综合征的先兆癌。所以现在临床上,对于所有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都会进行林奇综合征的一个分步筛选,如果最终发现她的确是林奇综合征人群,那么首先她自己需要警惕上述其它肿瘤的发生,其次她的直系亲属也有必要去进行相关的检测,如果也确认是林奇综合征人群,那么对以上所有肿瘤,包括子宫内膜癌都要进行密切的筛查,对于完成生育、适当年龄的人群可以考虑预防性切除子宫,以阻断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另外如果既往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结肠癌、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但是并没有做过相关的检测,不知道是不是遗传性的,他们也要警惕,一定要定期去做体检。

 

这就是子宫内膜癌的2级预防,早诊早治。这个我想大家应该也很好理解,如果1级预防失败了,还是得了子宫内膜癌,那么如果尽早发现,尽早开始治疗,治疗效果肯定会更好。早期的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而晚期的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50%左右。那么子宫内膜癌怎么诊断呢,其实很简单,超声检查,特别是经阴道的超声,能够发现大多数的子宫内膜病变,当然核磁共振的分辨率更高一些,这些影像检查发现异常之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然后做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诊子宫内膜癌。这里要再强调一点,定期体检很重要,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时候,也要每年体检一次,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现了子宫内膜病变基本都是早期的,甚至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这些通过治疗,基本是可以治愈的。

 

下面来介绍一下当我们有了哪些症状或者表现,需要警惕子宫内膜癌呢?首先是阴道出血,这个出血包括所有异常的出血,包括月经中期的异常出血,月经量比以前明显的增多,以及绝经后的出血都算;第二个是阴道排液,也是子宫内膜病变的一个很常见的表现;第三个是疼痛,有些患者由于宫颈管粘连闭锁,血出不来,造成宫腔积液,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疼痛,或者肿瘤侵犯周围神经也会造成疼痛,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我们一定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及时就诊。这句话说起来好像很简单,有不舒服,去看病,小孩都知道,还用你教。但是实际上很多情况下,真到了自己头上都做不到,很多人会想,偶尔出点血,没事的,过两天真的不出了,就想,看,好了吧,没事的,过段时间又出血,再看就晚了。另外一种想法就是,我不会这么倒霉的,我不会得癌的,不用去看,扛扛就过去了,再有就是想,我不去检查,就查不出癌来,我就没得癌,这就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我在门诊经常会遇到上面几种思想的人,最终耽误了病情。

 

最后说一下子宫内膜癌的3级预防,那就是已经确诊了子宫内膜癌之后的规范化治疗,注意一定强调是规范化的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和其他所有的肿瘤一样,初始的治疗非常关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预后。有不少患者是在外院治疗之后,出现肿瘤复发了来就诊,甚至是多次复发,多次治疗,当地医院没有什么办法了,来门诊就诊寻求治疗方案。但是可惜的是,这个时候我能够做的真的也不多了,可能很多情况下会推荐患者去参加合适的临床试验。所以说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一定不要病急乱投医,发现了子宫内膜癌,一定要去专科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专业的治疗,才有可能获得最好的疗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