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Lancet内分泌子刊:肾上腺意外瘤患者中自主皮质醇分泌水平与死亡率有关

2022-06-05作者:壹声资讯
肾上腺疾病非原创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付金蓉


肾上腺意外瘤是指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的无临床表现的肾上腺病变,多在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发现。成人肾上腺意外瘤的患病率约为3%,其中30%~50%的患者可能表现为无相应临床表现的皮质醇水平增高。然而,尚不清楚肾上腺意外瘤患者中血皮质醇水平与未来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有无关联。


本月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发布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评估存在皮质醇自主分泌的肾上腺意外瘤患者中,发生全因死亡、并发症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微信图片_20220601133153.png


该研究纳入了18岁以上,1996~2015年间被诊断为偶发肾上腺意外瘤的患者。通过过夜小剂量(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早8-9时的血清皮质醇结果对患者进行分层:<50 nmol/L的被定义为非功能性腺瘤,50~138 nmol/L被定义为可能存在自主皮质醇分泌,138 nmol/L以上被定义为自主皮质醇分泌。主要结局为全因死亡率,次要结局为心脏代谢并发症、心血管事件和原因特异性死亡率。

 

最终纳入的4374名患者中,3656(57.1%)例为非功能性腺瘤,1320(36.1%)例可能存在自主皮质醇分泌,247(6.8%)例为自主皮质醇分泌,平均随访时间为7年。在随访期间,共352(9.6%)名患者死亡。与非功能性腺瘤者相比,可能存在自主皮质醇分泌(HR=1.52)和自主皮质醇分泌(HR=1.77)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高(图1)。在65岁以下女性患者中,自主性皮质醇分泌与全因死亡风险增高有关(HR=4.39),但在男性患者中未发现这一关联。在次要结局方面,非功能性腺瘤患者较其他两组更少见心脏代谢并发症(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


微信图片_20220601133200.png

图1.非功能性腺瘤、可能存在自主性皮质醇分泌和自主皮质醇分泌组研究对象的总体生存率

 

该研究表明,自主性皮质醇分泌可能与全因死亡风险增高相关,尤其在65岁以上的肾上腺意外瘤女性患者中。并且,心脏代谢并发症的风险随皮质醇自主分泌的增加而增加。不过,仍需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干预能否降低皮质醇自主分泌的不良影响。


来源:代谢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