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重医大附三院内分泌疾病中心 殷伟凯
01
在医学上,腰椎是测量骨密度的常用部位,更是金标准,其原因是:
1、椎体的主体几乎都由松质骨(海绵骨)构成,松质骨的表面和体积比较大,其代谢转换率是皮质骨的8倍,对各种代谢刺激的反应比皮质骨更敏感,骨量的变化可早期出现;
2、腰椎是人体的支柱,日常负重量大,是骨质疏松症时骨质丢失较快的部位,也是骨质疏松最早受累和最常见的部位。
02
以下人群可考虑做骨密度筛查来了解骨质量的情况,提前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1、 女性65岁及以上和男性70岁及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2、 65岁以下有骨折风险因素的绝经后女性。
3、 使用高风险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的围绝经期女性。
4、 有骨折高风险因素如低体重,此前有骨折使。
5、 70岁以下有临床骨折风险因素的男性。
6、 有低骨量或骨量丢失的加速的情况。
7、 准备或正在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人群。
8、 准备中断雌激素治疗的女性。
9、 监测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效果的人群。
03
其他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使用激素的患者,每隔半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来监测骨密度是否有变化。如果要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如何,建议每两年行骨密度检查一次。
2、年轻时的生活习惯决定今后的骨密度情况,因此,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开始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如坚持喝牛奶及适量补充钙片来保证摄入足够的钙;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等。
3、饮食合理搭配,避免饮用碳酸饮料等。
4、多运动,每次运动30到40分钟,每周3到5次就能有助于维持骨密度。
来源:重医大附三院内分泌疾病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