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我一位优秀的医生同行,竟得了心脏病,要移植心脏……

2018-01-02作者:论坛报心血管观点
心肌病

他说,早在几年前他就开始出现晕倒,只是自己不在意,一直认为是劳累,是低血糖发作。

一年前的今天,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的朋友圈被“好人一生平安”的祈福信息刷屏了,后来得知,他在经历心脏移植手术,生死未卜。

和他共事一年来从未感觉到他心脏有病,心脏EF值29%?需要心脏移植来挽救生命?这一切听起来是那样的令人难以置信。

他的笑容总是那样温暖,他工作是那样努力,怎能和扩张型心肌病联系起来?

然而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看来“愿世界对你温柔以待”的鸡汤在他这里不管用了。死神毫不留情的席卷而来。

我是如此的愤愤不平:世间有多少人蝇营狗苟,甚至心怀鬼胎,却一生平安,健康自得,而这位医生优秀高尚,却被恶疾缠身,生死难料,这个世界公平何在?

大概这一次,神明没有缺席,他等到了供体,并且手术顺利。

这个身上散发着人性光辉的男人,我对他的经历感到好奇,好多次想和他进行一次对话。他给我了一次机会,第一次对我敞开心扉,坦诚告诉了我他面对一切困难和抉择。

三年前的一天,他带病人去做超声心动图,出于好奇,就给自己做了一个,那张报告单令他诧异,心动图结果:EF值29%,二尖辯中度关闭不全,诊断结果显而易见。

从医这么多年,他已经看过无数张这样的报告单,每次都怀着微茫的希望,想帮患者找到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这张报告不同——是他自己的第一张超声心动图报告。

在给他做检查时,超生医生一直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滚动着鼠标,这是“标准动作”,希望能有意外的发现,能改变诊断结果。然而,事实就摆在那里,无可改变。

他说,早在几年前他就开始出现晕倒,只是自己不在意,一直认为是劳累,是低血糖发作,他认为这是菜鸟才会出现的症状,休息一下就会好的。因为他们一直很忙,他经常在手术室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工作的时候他精神百倍,一旦走出医院,精疲力竭的感觉立刻就会击中他。

多少个夜晚,他很晚才回家,孩子和妻子已经睡了,而他精疲力尽的倒在客厅的沙发上。多少个清晨,天还没有亮,他就离家上班去了,他们还没有睡醒。

休息一下就会好的,他一直这么想。他把检查结果藏了起来,作为一个心外科医生,结合自己的症状,他很清楚这张报告单意味着什么,也许不想让自己的亲人担心,也许他不想给自己增添霉运,也许不想把扩张型心肌病这几个字说出口。

然而,他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有时一台手术做完,他就会胸闷、咳嗽、乏力、恶心,甚至晚上出现双下肢水肿。又一次晕倒是在早交班时间。他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他住院了。作为一个医生,他当然了解生病是怎么回事,但如果不亲身经历,就算不上真正的了解,跟坠入爱河和生孩子是一样的。

从医二十多年来,他第一次亲身体会。他带上了所有病人必须带的塑料手环,穿上了蓝白相间的病号服,住进了自己科室的一间病房。

多年来,他在这里见过无数个病人,正是在这个房间里,他坐在病人身边解释着最终的诊断和复杂的手术,因为光是打开心脏,心脏停跳这些字眼都会把患者吓得半死,他必须安慰病人,同时告诉他们各种不确定性。

正是在这个房间里,他祝贺病人痊愈,见证他们回归正常生活的幸福。

正是在这个房间里,他宣布病人死亡,甚至在他精疲力时,曾经渴望过在这张床上好好睡一觉……现在他躺在这张床上很清醒。

于是乎,一直认为他人生多年来的奋斗即将迎来的人生巅峰即将失去了吗?在他的人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为之做准备。那些为之奋斗的日日夜夜,那个被他练了几万针的枕头,那些他烂熟于心的心脏解剖学,这些都将离他远去。

心外科医生,不仅是最好的外科医生,也是我们医院最好的医生,他一直为之骄傲,而现在他觉得一切都好遥远。出院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他决定放手一博,决定做心脏移植手术。

他很幸运,没有多久就等来了和他配型成功的心脏。

那个夜晚,他被推进了自己曾日夜奋战的手术室,躺在了曾经给别人做过无数次手术,曾经挽救了无数条性命的手术台,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而全麻后的他浑然不知,他把一切交给了命运,交给了上帝,把一切交给了他最信任的领导和同事……

那个夜晚,心外胸外科无人入眠,大家都在期盼着他平安归来的消息,手术室门口,监护室门口,病房里,大家都在等待着,等待着……无意离开。微信群里时刻有人发送手术进展。六个小时后,他手术成功,被推出手术室。大家终于长出一口气,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落地了!

他顺利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经过这段难熬的时光,他又重获新生。

经过三个月的休养,他的身体在一天天强壮起来。不管怎么说,过去几个月至少有一个方面是轻松明快的:他不用去承受心外科医生那种重若千钧的责任,心外科医生真的很辛苦,他若不回去,没人会指责他。因为,如果把心外科看作一份工作的话,那将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而对他来说,是使命的召唤。他觉得这份工作非常神圣。道德责任的引力又把他拉回手术室。

返回手术台的前一天晚上,他又复习了解剖图谱和手术步骤,睡的也不是那么安稳,第二天,他休假三个月来,头一次换上了那身熟悉的绿色手术衣,他那天做的是瓣膜修复手术,消毒后,他拿起手术刀划开病人的皮肤,慢慢的进行每一个步骤,努力确保毫无遗漏,不犯任何错误。

他一边进行电凝止血,一边继续切到胸骨,打开胸腔,他看到了那颗跳动的心脏,发着微光,正在召唤着他。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各种手法他并未忘记。他已经又是手术室里那个威风凛凛发号施令的人了。

手术室里的时间很有趣,不管你是发疯般向前冲,还是稳扎稳打不紧不慢,都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因为全神贯注的工作让时钟的指针失去了意义,等到最后一针缝完,正常的时间突然又开始了,你会开始想,病人什么时候醒来,下个病人什么时候推进来,我今晚什么时候能回家?但不管怎样,都要小心谨慎,来个“一刀准”,没有多余的动作,一切细致精准,井井有条。因为心脏手术必须追求完美,没有宽恕。

接下来几个星期,他的力量继续回升,操作手术的流畅性也渐回巅峰。手指又找回了曾经的灵活。他为之辛苦奋斗多年的事业,经历了病痛的阻碍之后,似乎又重回迟迟之遥的地方。现在他几乎全负荷的做手术了。

他还是那么亲切的与病人交流,春风化雨般在病人心中建立信任,真是让我备受鼓舞和欣慰。

人一旦遭遇顽疾,最容易改变的是价值观,会觉得时间的宝贵,他要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他经历了否认——消沉——接受——改变的过程,他觉得不是坏事,因为有的事情会让他重新认识。

他认为,在生与死的空间中,一定能找到一个舞台,尽可能远离所谓的物质追求,远离微不足道的小事,直达生命的核心,直面生死的抉择与挣扎,在那里,一定能找到超然卓越的存在。


他说人生来孤独,须得有人同行,谢谢大家的爱,让他勇敢前行。

微信图片_20171228180144.jpg

作者:刘好

来源:夜诊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