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纪委点名医疗腐败!下一个被「挤水分」的会是谁?

2020-11-18作者:壹声热点
其他资讯

点击右上方【热点】,查看更多.gif


中纪委发文,直接点名医药领域腐败现象。在心脏支架“挤水分”“大降价”的当下,该文尤其值得关注。 


中纪委直指医疗腐败


11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题为《多管齐下推动医疗行业风清气正》的评论文章。


文章直指,“涉案金额居高不下、腐败利益链条环环相扣,大量被披露的医疗领域腐败案件中,收取药品耗材回扣问题出现频率最高,由此带来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保基金流失等问题,加重患者就医负担,侵害百姓切身利益。”

 

文章接着提到,医疗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紧盯医疗领域廉政风险点和高风险环节,严肃查处违纪违法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坚决斩断腐败利益链。


药品耗材采购腐败的两个典型案例


文中列举了两个典型的关于药品、医疗设备采购中的腐败案例。

 

2020年1月,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公布刑事判决书显示,原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药剂士王晓俊利用医院用药信息、负责新药进院核以及日常采购等职务便利,伙同潘新华在新药引进、药品采购等方面为多家药企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药商“回扣”1019万余元,并进行分赃,王晓俊单独收受回扣18.381万元。

 

此外,王晓俊伙同桐庐县中医院信息科维修组组长雷某(已判决),利用雷某负责管理桐庐县中医院电脑信息系统的职务便利,帮助药品销售人员获取药品处方用药数据,非法收受好处费。

 

最终,法院判决王晓俊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6个月,并处罚金200万元;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罚金204万元。

 

关于医疗设备采购腐败的案例中,涉案的医务人员更是“一步一步坠入腐败深渊”。

 

2019年11月,成纪委监委发布通报消息,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设备物资供应科主任都泉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随后的调查披露,都泉驿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收受管理对象红包礼金、公务之机变旅游;违反廉洁纪律,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违规方式为相关人员在药品供应、设备采购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贿赂68万余元。行政权力沦为泉驿攫取暴利的“通行证。

 

“我们调查发现,都泉驿长期处于关键岗位,在各种利益诱惑和围猎下,从收受几百元红包到一次性受贿10万元,一步一步坠入腐败深渊,累计受贿68万余元。”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0年1月,都泉驿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20年7月,都泉驿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对此类腐败案件,中纪委在文章中指出,查处个案发挥了警示、震慑的作用,重拳打击医疗领域违纪违法行为丝毫不能松、不能软。同时,还要在制度、治理上下功夫,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动多管齐下构建综合治理体系。

 

源头打击腐败 行业巨变已开始

 

针对最近因巨大降幅而引发热议的冠脉支架带量采购,中纪委在文中表示,这是持续发力深化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制度改革为患者带来的实惠,也是多管齐下推动医疗行业风清气正的重要举措之一。

 

实际上,改革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机制被认为是源头治理的重要一招。

 

需要看到的是,药品和耗材的带量采购由国家向医药企业直接招标,中标的药品和耗材产品量价挂钩、薄利多销,中间省掉了巨额的销售费用,促进价格回归合理水平。药品带量采购实行3年来,中选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了54%。

 

对于冠脉支架巨大的降价幅度,文中指出,与过去1.3万元之间的差价,实际上是以往在销售环节增加的“水分”,也是极易引发违规行为的“灰色空间”。据媒体的粗略统计,2019年,300余家上市医药公司的销售费用超过2500亿元,这里面具体有多少水分可以挤出,给了人们很多想象空间。

 

多数冠脉支架企业报出的700多元价格,并没有亏本,实际上“已经充分考虑了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水平。”

 

随着改革措施不断推进和监管的落地,医药企业们旧有销售模式对医疗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将大大降低,企业原来备受诟病的“带金销售”模式穷途末路,必须寻找新的路径。企业拼质量、拼研发、拼创新才是正途,患者的切身利益也将得到更好地维护。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冠脉支架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一周后,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加强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冠脉支架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与带量采购谈判前后呼应,对中选企业加强生产监管,切实保证集中带量采购冠脉支架的质量安全。 


微信图片_20201118095055.png


着力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当前,全国医疗卫生行业正在开展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重点惩治利用职务便利收受红包等不正当行为,严厉打击收取回扣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内医药产品违规营销行为等。

 

针对回扣和医疗腐败的问题,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予以严厉打击。

 

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涉及医药商业贿赂等7种失信行为的医药企业将被纳入失信“黑名单”。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医保局签署《关于开展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案件信息交流共享的合作备忘录》,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持续深化治理医药领域商业贿赂协同合作。

 

多部门联动,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旨在根治医药招投标或采购过程中利益输送、暗箱操作、虚抬价格等突出问题。

 

中纪委的文章在最后强调,树立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对医疗行业人员的思想教育,深入开展廉洁从业教育,拧紧信念觉悟“总开关”;


另一方面,还应着力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生智慧、医疗技术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让医务工作者的服务获得合理的价格水平。


来源:健康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