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白蛋白是人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60%,约(35~45) g/L。白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分子量约66 KD,半衰期为17~19 d,等电点在4.7~4.9。白蛋白在人体内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有:(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保持血管内外液体平衡;(2)运输、结合和转运体内多种离子、脂质及代谢产物;(3)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抗氧化以及调节凝血功能等。
白蛋白由于其特殊的蛋白特性,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在临床方面,其能维持胶体渗透压与体液平衡,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在生理功能上作为多种物质的载体,调节被运输物质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和代谢,减少可能的毒性。
目前人白蛋白溶液已被推荐用于失血性休克、严重脓毒血症、烧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肾综合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患者的治疗。此外,白蛋白在动物细胞培养领域也一直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干细胞的培养,如胚胎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等,已有相关研究显示,人血白蛋白能很好地支持干细胞的分化和生长,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正常人血浆提取的白蛋白相比于重组白蛋白而言有更丰富的脂类物质。
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为防止大量注射时机体组织脱水,可用 5% 葡萄糖注射液或 0.9% 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作静脉滴注 (宜用备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注意不能拿注射用水稀释,否则会导致患者溶血。在开始 15 分钟内,应特别注意滴速缓慢, 逐渐加速至每分钟不超过2 mL。
使用剂量由医师酌情考虑,一般因严重烧伤或失血等所致休克,可直接注射本品 5 ~ 20 g,隔4 ~ 6 小时重复注射 1 次。可根据以下公式估算烧伤患者所需白蛋白剂量:
所需白蛋白剂量g =(所需总蛋白 g/L - 实际总蛋白 g/L) × 血浆含量L × 2。
例如:欲使一个体重为70 kg 的患者的总蛋白从 35 g/L 升至50 g/L,需要补充白蛋白剂量的计算过程如下:
按照正常成人的血浆含量一般为 40 mL/kg 计算,该患者血浆含量应为 40 ×70/1000 = 2.8(L),再运用上述公式计算:(50 - 35) ×2.8 × 2 = 84 (g),即表示该患者所需补充白蛋白 84 g 或者 20% 白蛋白注射液420 mL(50 mL:10 g/支)。
在治疗肾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症时,可每日注射本品 5 ~ 10 g,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
通常血浆约占人体体重4.5%。那么,对于一个 60 kg 体重的健康成人来说,一瓶20% 的人白蛋白 50 mL (10 g)输入人体,在未分解变化前,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白蛋白 3 ~ 4 g/L。
但实际上,白蛋白在机体内部是一个动态衰减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患者营养状况差的话,一部分要转化为热卡供应能量,即使这个过程可能比较缓慢;如果肾功能不全的话,一部分还会随着尿液排出,排出多少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水平;还有一部分可能会透过血管渗漏到组织间隙之中,这取决于原发疾病是否改善;所以一瓶白蛋白进入体内最终有多少留存于血液中,因时、因人、因病而异。
对SAFE研究中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使用4%白蛋白进行液体复苏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使用生理盐水复苏的患者,严重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增加更明显,原因可能是白蛋白升高了颅内压。有明确证据指示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应该禁用白蛋白,不推荐白蛋白用于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
低白蛋白血症(ALB<3.0 g·dL-1)是一种常见病症。尽管人血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人血白蛋白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多争议。
肝脏本身具有合成白蛋白的功能,通常对原发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后,血白蛋白水平可自行得到恢复。因此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或不伴有水肿的低白蛋白血症患者,重要的是治疗原发病,不推荐常规应用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天,输入后不能立即分解为氨基酸以供人体合成蛋白质。而且人血白蛋白缺乏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异亮氨酸等氨基酸,并不能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求。因此对于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推荐应用氨基酸制剂,白蛋白不应作为营养支持中蛋白质的补充来源。
来源呼吸新前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