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模式、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临床结局的后置分析 | 2025研究展播肾病学科

2025-03-24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模式、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临床结局的后置分析:一项随机试验

发表期刊:《肾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Nephrology IF(2023): 2.7]

通讯作者:董捷

主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解读


研究背景

在家中进行透析引入了非医疗因素,包括社会支持、看护关系以及与人格相关的内在特征,使它们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接受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应对策略与健康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我们的后置分析基于一项先前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该试验纳入了2010年12月至2016年6月开始接受CAPD的150例新发患者。所有患者均被随访至退出腹膜透析或2023年5月4日。我们检查了医学应对模式问卷(MCMQ),评估患者表现出的主要应对方法(回避、接受-顺从或面对),同时还评估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研究结果

在三种应对机制中,无论是在连续变量还是分类变量水平上,回避都显著预测了全因死亡率。在调整临床协变量后,这种关系仍然保持不变。同时,在接受-顺从的高三分位数和其他面对得分的独立预测中,调整上述变量后,死亡风险降低。回避和面对水平也独立预测了首次腹膜炎的发生。未发现应对策略与转为血液透析之间存在关联。社会支持和人格被发现是应对策略对全因死亡率和首次腹膜炎预测效应的混杂因素。

研究结论

在CAPD患者中,应对策略与全因死亡率和首次腹膜炎独立相关,这种关系受到社会支持和人格相关性的混杂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将应对策略纳入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实践中的必要性。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