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状态评估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2025-05-25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凝血功能状态评估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抗凝治疗至关重要,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检测(DD)、出血时间(BT)等。


01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态,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监测指标,还可作为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检测。

正常参考值:0.9~13s,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有诊断意义。


PT延长:


  • 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如急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

  • 先天性外源凝血因子 Ⅱ、V、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 

  •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 DIC消耗性低凝期、原发性纤溶亢进、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

  •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如服用口服抗凝剂、肝素、FDP和香豆素等抗凝剂。


PT缩短:


  • DIC早期呈高凝状态。

  • 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其他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及血管损伤等)。

  • 口服避孕药。

  • 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 。


02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INR是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临床上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之一,主要用于评估人体抗凝药物的抗凝效果,以便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进而调整治疗方案。正常参考值:0.8~1.2。


INR延长:见于口服抗凝剂、纤溶亢进、DIC、维生素K缺乏等。


INR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03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检测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筛查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检测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正常参考值:23~37s,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有诊断意义。


APTT延长


  • 凝血因子Ⅷ、Ⅺ、Ⅻ缺乏症。

  • 血友病甲、血友病乙(Ⅸ)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

  • 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及凝血因子V 、X减少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

  • 血循环中有抗凝药物存在: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 Ⅸ抗体等。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


APPT缩短

  • 凝血因子Ⅷ、Ⅹ活性增高。

  • 血小板增多症。

  • 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DIC高凝期、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脑梗死等。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炎综合征,静脉穿刺不顺利混入组织液。


04
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TT)反映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浆中肝素样物质的多少。前者增多和后者减少时TT缩短,否则延长。可用于肝素用量的监测。

正常参考值:14~21s,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有诊断意义。


TT延长


TT缩短

  • 高纤维蛋白血症。

  • 离子存在或标本有微小凝结块存在。


05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是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被血浆素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其含量的高低可反映体内纤溶活性的强度。FDP能抑制纤维蛋白形成,有抗凝血酶作用,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

正常参考值:0~5mg/L。


FDP增高

  •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 血管栓塞性疾病(肺栓塞、心肌梗死、闭塞性脑血管病、深部静脉血栓)、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后、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


06
D-二聚体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正常参考值:0~0.55mg/L。


D-Dimer增高


  • 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DIC继发性纤溶亢进等疾病。

  • D-二聚体在原发性纤溶症亢进则显著增高,是二者鉴别的重要指标。

  • D-二聚体检测还可用于溶栓药物的治疗监测。


07
全血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时间


检测全血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时间(BT)初步评估血小板功能状态:如果血小板数量减少伴BT延长提示患者止血功能异常,易出血;如果血小板数量增多伴BT缩短提示血小板易于发生黏附、集聚和释放反应,易产生血小板性血栓。


END



来源:整理自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