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重磅推荐|肿瘤外科学领域殿堂级指南《MD安德森肿瘤外科手册(原著第7版)》中文版正式出版

2025-09-18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当前,中国肿瘤外科发展仍面临三重关键挑战:基层医院复杂手术标准化亟待提升,多学科协作(MDT)体系仍需深化,原创技术转化能力有待突破。


在此背景下,肿瘤外科学领域殿堂级指南《MD安德森肿瘤外科手册(原著第7版)》中文版正式出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担任主审,陈功教授领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团队共同翻译完成。作为国际公认的肿瘤外科学金标准指南,该书历经7版修订与淬炼,并于2025年9月12日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第壹现场”隆重发布。


主译陈功教授介绍新书


主译陈功教授指出,作为肿瘤外科学领域的殿堂级指南,《MD安德森肿瘤外科手册》历经7版淬炼,早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金标准。它不仅是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数十年临床经验的结晶,而且以循证医学为根基,系统整合手术技术革新、多学科协作理念及个体化治疗策略,覆盖20余类肿瘤疾病的全程管理。这部凝聚全球肿瘤外科智慧的经典之作以中文版呈现,为住院医师和专科培训医师提供系统、规范的知识框架,帮助快速建立正确的肿瘤外科思维。


相比前版,《MD安德森肿瘤外科手册(原著第7版)》在内容特色上有很多重要更新。将前沿技术整合,大幅扩充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在围术期的应用相关内容和新证据;展现了微创外科的进展,全面更新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微创技术的应用指南和操作要点;每一章都配有“临床案例与互动问答”模块,通过真实病例场景模拟临床决策过程,有效引导读者进行临床推理训练。值得一提的是,“癌症患者的重建手术”章节,深入探讨了肿瘤切除后的功能与形态修复策略,充分体现了现代肿瘤外科治疗中根治性与生活质量并重的理念。


主创团队合影


新书签赠


 本书亮点 


01
全球殿堂级癌症中心指南本土化落地


原著由全球殿堂级癌症中心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专家编写,上市即登顶亚马逊肿瘤学畅销榜首。中文版经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主审,由陈功教授领衔的国内首屈一指的肿瘤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团队精准译介,并由临床各专业领域的多位学科领军者组成专家顾问委员会逐章审校,深度融合国际经验与中国临床需求。



02
多学科实战指南持续升级


历经7版迭代,系统整合各类肿瘤从流行病学到治疗策略的各个环节,尤其注重多学科协作在复杂病例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直面并解答肿瘤外科医生所面临的挑战,为国内临床医生提供极具价值的决策参考工具。


03
推动诊疗标准化与国际接轨


通过引进国际前沿理念并衔接中国实际,促进肿瘤外科诊疗规范统一化,加速我国肿瘤防治体系与国际标准同步,为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提供权威范本。


04
适用人群广泛


本书适用于肿瘤外科住院医师、专科培训医师、青年主治医师、基层外科医生、多学科团队(MDT)成员、医学教师、研究者等。可作为医师的“应急”工具书,遇到具体病例时,直接翻阅相应章节;也可作为“系统学习”教材和“团队培训”手册,建立整体知识框架,定期选取案例进行小组学习和讨论;并且能够规范化术语和分期标准,促进学术交流。


专家荐语


中文版的诞生,是中国肿瘤学界群贤合力的硕果。主译陈功教授带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等机构的20余位杰出中青年学者,以深厚的专业素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搭建起学术桥梁。译著严格遵循医学名词规范,既精准传递学术内涵,又兼顾中文表达的雅致。更令我欣慰的是,翻译过程中特邀临床各专业领域的多位学科领军者组成专家顾问委员会,对每一章节进行本土化审校,确保内容与中国临床实践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了“信达雅”的翻译境界。


董家鸿

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7版的更新充分体现了时代性与前沿性,新增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兴技术章节,以及肿瘤微环境研究、微创外科技术革新等内容,精准契合了当前中国肿瘤外科的发展需求。我国肿瘤发病率逐年攀升,患者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本书系统呈现了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转化经验,为国内医生处理复杂病例、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尤为宝贵的是,书中新增的案例讨论模块,通过真实临床场景的还原与解析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对培养青年医生的临床思维具有重要价值。


万德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结直肠癌资深首席专家


作为传世近30年,已有7版之巨的论著,简练、准确、惜墨如金是本书的特点。书中涉及的任何一种癌症,都足以写成巨著。作者以其深厚的洞察力,寥寥几笔,令所有初涉肿瘤学的人,便有了提纲挈领的框架认识,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也可能是所有初学者喜欢的重要原因。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每一章都有病案讨论。这些精选出来的病案及其讨论要点和答案涵盖初学者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可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是本书作为实用手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最后几章,我认为应该是本手册最出彩之处。如“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癌症患者的外科急症和姑息治疗”和“癌症患者的重建手术”,这些在其他肿瘤外科书籍中少有涉猎但又是肿瘤外科常见的临床问题。这对于各个专业的肿瘤外科医生,在拓宽视野上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吴一龙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

 目录抢先看 


左右滑动获取完整内容↓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精彩内容提前看 


左右滑动获取完整内容↓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主创简介


【主编】巴里·W. 法伊格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肿瘤外科教授


【主审】董家鸿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主译】陈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副秘书长。“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获得者。


【主译】钟文昭

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癌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肺癌联盟(IASLC)常务理事。


【主译】张荣欣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



购书链接


扫描二维码

微店旗舰店购买


保存图片

打开淘宝扫一扫

天猫旗舰店购买


来源: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