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SA&TISC 2023】陈会生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非药物脑保护治疗

2023-06-25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进入CSA&TISC 2023专题

58afff4de382e5394cd21f8a84a3245.png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陈会生



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时间窗内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包括静脉溶栓和以机械取栓为主的血管内治疗。由于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大量患者错过早期血管开通治疗;即使血管成功再通,仅有约50%的患者能够获得良好预后,远低于约80%的血管开通率,导致运动或感觉障碍、痴呆、抑郁、人格改变等后遗症。


寻找进一步提高患者良好预后的手段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包括神经保护治疗、康复治疗、预防进展和复发,以及防治并发症。神经保护治疗是提高患者预后最有前景的手段之一,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其中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刺激疗法、增加脑灌注治疗、远隔缺血治疗及体外血脂吸附过滤治疗等。


物理刺激疗法包括迷走神经系统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动物研究提示,蝶腭神经节刺激可改善脑血流、减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一项探索性临床研究提示,蝶腭神经节电刺激可能改善AIS的神经功能。ImpACT-24B研究发现,对于发病8~24 h适合进行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注射式植入物刺激蝶腭神经节是安全的,在影像显示的皮层受累人群中,蝶腭神经节刺激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此外,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AIS能够加速功能恢复,效果可以持续达1年。


侧支循环水平与AIS患者结局密切相关。Head‑PoST研究比较平卧位与半卧位发现,平卧位没有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我们的HOPES2研究发现,进一步降低头位至-20度,在中国人群中低头位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中等严重程度的AIS是安全可行的,展示了改善患者90 d神经功能预后的良好前景。动物及影像学研究发现,头低位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侧支循环有关。


缺血预适应(IPC)是指组织器官经反复短暂缺血及再灌注后,能明显减轻随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Murry CE等1986年在犬模型研究中发现,通过四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注预处理,能明显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心肌梗死面积。远隔缺血适应(RIC)指预适应的组织与被保护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在空间上存在距离,甚至属于不同器官的情况。吉训明教授团队发现,对于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给予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治疗,可通过改善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术后相关栓塞发生率。为进一步提高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降低远期不良事件提供了新的治疗措施。


吉训明教授团队将RIC治疗应用于AIS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探索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RIC并不影响患者的颅内压、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和搏动指数,也不影响患者临床常规治疗。但由于样本量小、不同的RIC程序及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存在异质性,RIC在AIS患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因此,本研究设计了这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RICAMIS),探讨RIC治疗中度AIS疗效。研究发现,对于中度AIS患者,RIC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90 d的神经功能结局。


体外血脂吸附过滤于2007年2月获得SFDA批准用于难治性高脂血症及高粘血症患者的治疗,于2008年3月获得SFDA批准用于颈内动脉系统中度急性脑梗死伴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我们的研究发现,其还可能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降低MMP-9等多重神经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AIS的非药物脑保护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入探索其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制。



来源:CSA&TISC 2023每日新闻


微信图片_20230625105900.jpg

6月23日,陈会生教授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2023(CSA&TISC 2023)“血管再灌注治疗新证据、新进展”论坛进行“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非药物治疗”的报告



精品专题推荐

d97468435fc827d54b326cb6e0f2b24.jp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点击进入

24134018b379adae33ad946d162765b.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530160552.png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程忻教授团队亲赴德国慕尼黑,带回ESOC 2023独家报道,解析20余项大会重磅研究!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急性卒中处置流程【国家卫健委版】

超详细的大脑解剖

短暂发作的眩晕:不要漏诊这个病!

病例分享 | 轻型卒中患者的超早期快速溶栓

超美的头颅MR矢状位手绘解剖,让你爱上影像学

《CT读片指南》颅脑疾病荐读①:颅脑CT正常解剖

脑出血后脑水肿如何处理?|临床实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共识导读

基底节区和丘脑(中央灰质)的双侧病变-图解回顾

NEJM:阿司匹林有没有预防静脉血栓的作用?

Stroke:脑出血后重启抗血小板治疗的时机

复发性面瘫!这个病不简单丨疑难探究

轻型卒中,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洞察秋毫、知药善用—常用抗抑郁药的特点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⑫

阿尔兹海默病:有个黄金干预窗口期!

神经影像解剖及血供范围分布图-颅脑CT【轴位】
神经影像解剖及血供范围分布图-颅脑CT/MR【矢状位】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