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她嗓子哑了,原来是在买菜路上中了“阴毒”

2022-02-13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元旦这天我上二线班,赶上个重病人忙了一上午。中午,我买了盒饭刚到值班室,我妈的视频电话了打过来。


”今天食堂伙食如何?肯定比我们吃得好。我们就将就着随便吃点”。视频里,清蒸鱼,开边虾,糖醋小排,炸春卷……摆了满满一桌;旁边一个多功能锅上还在烤着肉,腌渍得深红的吊龙“滋滋”作响,我甚至脑补出了它表面冒出的泡泡,此起彼伏,泛着诱人的光。


微信截图_20220211154649.png


“妈,你可真是我亲妈,知道我吃盒饭还故意馋我”,我大声抗议。


视频里还看到了姑奶奶朝我挥手:“二毛来吃清蒸鱼啊,你第一口辅食、就是我做的清蒸鱼的鱼糜。”


“姑奶奶,你感冒了吗?声音听起来有点哑啊。”
“是有点,估计受了点凉。我不打紧,倒是你一人在外注意身体,别着凉。”



医院里的日子每天都忙忙碌碌,元旦和平时都不例外。一周后那个重病人终于要出院了,我看好他的出院小结,刚舒了一口气,我妈的电话又打过来了。

“二毛,你姑奶奶元旦时候不是咳嗽嘛,现在还没好,嗓子彻底哑了。”


“有痰吗?发烧吗?当地医院看过吗?”


“好像是有黄痰,没发烧,社区医院看过说肺炎,还说没准是肺结核,用了好几天药也不见好,最近给她打电话,话说到一半就得停下来喘。”


“那让她把检查结果和用药发给我看看。”

翻阅姑奶奶十几张报告和就诊记录,我大致理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2周前出现咽痛咳嗽咳黄痰,CT显示两肺炎症,口服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1周没有明显好转,而且逐渐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


喉镜检查发现两侧声带明显肿胀,表面满是结节样增厚、白膜和糜烂,深部气管黏膜充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当地医生怀疑是喉和肺的结核,但是查了个血结核指标(结核感染特异性T细胞)阴性,痰里也没找到结核菌。

声带这么纤细的部位,又是肿胀又是结节又是糜烂,一定很疼,我鼻子一酸。


一条语音消息进来,是姑奶奶的,但是听半天都没声音,把音量开到最大才听到了气声,而且由于喘得厉害,气声也断断续续的:


“二毛,我这吃药、也没见效,越来越哑,咳咳,喉咙有痰、还咳不出,走走就闷啊、喘呀,我是不是、得啥绝症了?中山医院、名气大,你们科又、专看疑难杂症,你给看看。”


没想到她已经喘成这样了,这岂不是分分钟有生命危险!要赶紧住院检查!
“姑奶奶,我觉得你这个不像结核,需要做些检查来找原因。你这个症状很重啊,赶紧来我们感染病科住院查查吧。”


微信截图_20220211155004.png


姑奶奶住院后,依然不断咳嗽,尤其是夜里更频繁,咳出来一口口都是黄痰。感觉影响了同房间病友们的休息,姑奶奶非常不好意思,一个劲地用断断续续的气声表达歉意。


老年女性,急性起病,以咳嗽咳痰、咽痛声音嘶哑为主要表现,胸部CT见肺炎,喉镜见到声带肿胀,常规抗感染效果不佳。


是什么问题?
是感染,还是肿瘤?还是感染合并肿瘤?
肺和喉咙的异常是同一个病引起的吗?
如果是感染,是什么病原体的感染?
细菌,真菌,结核,病毒……病原体浩如烟海,没有目的地堆砌抗感染药物,无异于大海捞针;只有找准靶心,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但是要做到精准治疗,谈何容易。



患者的肺部表现首先考虑感染,但一般抗感染效果不佳,所以暂不考虑普通细菌感染,需要怀疑其他病原体,包括结核、真菌之类的感染;


双侧声带表面见增厚白膜伴糜烂,可以导致声嘶,也可以导致呼吸困难,需要怀疑喉部的感染;


但是经过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声嘶症状反而加重,不像普通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声带有多发结节样病灶,不能排除肿瘤;但声音嘶哑是这10天来新出现的症状,所以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小;


结核指标阴性,痰找结核菌阴性,结核感染证据不足,需要继续在“海”里捞其他的“针”;


想要确诊的话,最好能做气管镜或者喉镜,做个活检就再好不过;但是眼看着她气喘得厉害,病情非常危重,检查风险比较大。


会不会是真菌感染,比如曲霉感染呢?曲霉感染和她的症状、检查结果和治疗反应都能对得上哎。


但是曲霉感染一般出现在接触大量曲霉之后,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姑奶奶一向身体健康;她家住四楼,采光良好南北通透,并不潮湿;家里最近也没有装修房子;家里只有老两口,吃得不多,食物从来都是现吃现买,应该也不会发霉……这些常见的可能引起环境曲霉菌增多进而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她身上统统没有。


安全起见,要不先做痰的检查吧,把最容易获取的标本,尽可能充分利用:涂片,培养,脱落细胞,病原体基因检测……能做的检查都先做上;同时血清的曲霉感染相关检查也都做全;另外激素雾化先用上,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免得发生急性的喉头水肿一下子要了命。 


“先查血和痰吧,其他检查缓缓,再做点雾化。”查房时我对姑奶奶说。在病房里,身穿白大衣的我不好意思直接把“姑奶奶”三个字叫出口,叫“X床病人”又显得生分,干脆不叫。


“好的二……二十天了、我这一直、有痰”。

谢天谢地,姑奶奶没有当众叫我“二毛”,不然住院医生和实习生会把我这个小名迅速传遍整个内科。


姑奶奶的痰标本留好后,我电话了微生物室的小伙伴,让他们务必关注下这个全病房最重病人的标本。


“叮叮叮~”
“郑医生,这边是微生物室,你昨天说的那个重病人啊,痰里有带分隔的透明菌丝,直径窄,还有锐角二分叉,考虑曲霉菌哎!”


真菌.png


是曲霉菌感染累及喉和气管!都是较少见的类型!
抗真菌治疗得马上用上!静脉用药+雾化吸入局部用药一起!要快!

第二天,姑奶奶的血GM试验(曲霉感染的指标)还有烟曲霉特异的IgM抗体都报了阳性;
第三天,痰病原体基因检测报告:烟曲霉阳性,未检出分枝杆菌和其他特殊病原体;


烟曲霉感染确诊!


看抗体报告,IgM抗体阳性,IgG抗体阴性,考虑是近期感染。姑奶奶近期究竟是怎么接触了曲霉进而感染的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还是得去问姑奶奶本人。


我到姑奶奶病床边上,她正在给“留守”在家的姑爷爷打电话。


“老头子,这回你得自己去买菜了。你身体弱,我不在家你也得好好吃饭……对,穿过垃圾房到小区正后门,左手边那家,他家菜新鲜”。姑奶奶虽然声音还是嘶哑,但讲话已经连贯了许多。


“什么?垃圾堆?姑奶奶你家附近有垃圾堆了?我不记得有啊?!”


“哎呀这两年不是因为疫情嘛,我们小区的小门经常封住,我出门买菜就得经过垃圾房,到正后门那边去买……你这么激动干嘛?”


“找到了!”我一拍大腿,把姑奶奶吓得一愣:“曲霉菌就是从这里来的呀!”


曲霉在阴暗、潮湿、发霉的环境中大量存在,垃圾房就是一处适宜曲霉生长的完美环境。姑爷爷身体不好,每天出门买菜基本都是姑奶奶搞定,“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姑奶奶虽然一直身体健康,但到底是八十岁的老年人,经常路过垃圾房,终于还是中了这“阴毒”。


经过一周的抗真菌治疗,姑奶奶得咳嗽咳痰和声音嘶哑的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喉镜,声带的状况也明显好转,胸部CT上的病灶和之前相比也明显吸收了。


因为放心不下姑爷爷,姑奶奶在痰里曲霉菌转阴之后出了院,带口服药和雾化吸入的药回家继续治疗。


3个星期后,我妈发来了一条视频,透过清蒸鱼袅袅的蒸气,姑奶奶笑容灿烂,熟悉的爽朗的声音传来:


“二毛,清蒸鱼做好啦,发给你看看,你就着食堂的盒饭吃吧哈哈哈。”

医生提醒


  • 什么是曲霉(菌)感染?

曲霉(菌)感染是指由曲霉引起的气道/肺部侵袭感染、皮肤感染以及颅脑等其他组织器官感染。曲霉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吸入感染性分生孢子是常见事件。


  •  哪些人容易发生曲霉(菌)感染?

1.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 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3. 实体器官移植,如心脏、肝、肾脏等

4. 造血干细胞移植(HCT)患者

5.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 曲霉(菌)感染会有哪些危害?

曲霉(菌)感染常累及肺部,但也可进入血流、扩散到其他器官,包括心脏、脑、眼、皮肤和肾脏,从而引起严重感染,甚至可造成死亡。

 

  • 如何预防曲霉(菌)感染?

1. 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建筑工地、因园艺和挖掘而大量接触土壤等环境。

2. 如果在疑有曲霉污染的环境工作时,需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戴口罩以免吸入大量真菌孢子。

3. 在清扫粉尘多或发霉的地方或东西时,需要佩戴口罩。




作者:骆煜 黄英男
审核:胡必杰 潘珏

本文转发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团队


点赞收藏.gi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