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今日病例|奴卡菌的特点与治疗

2021-09-01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情况:

男性,58岁,既往类风湿关节炎2年(服用糖皮质激素2年),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胸闷及胸痛1月余,伴双下肢疼痛2周”入院。入院诊断:1、肺部感染?2、皮肤软组织感染?


住院经过:


入院初始抗感染方案为:左氧氟沙星 0.5g 静脉滴注 q.d.。


入院第12天双下肢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入院第13天脓液革兰染色见:丝状细菌,直角分枝,疑似奴卡菌。治疗加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SMZ/TMP)片 400 mg/80 mg po q12h.。


入院第14天痰查奴卡菌弱抗酸染色阳性。


入院第15天脓液培养:豚鼠耳炎诺卡菌。目前患者仍间断发热,停用左氧氟沙星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 静脉滴注 q6h.;SMZ/TMP片 400 mg/80 mg po q12h.改为800 mg/160 mg po q12h.。


入院第16天患者诉时有眼花,视物模糊。CT示左侧枕顶叶皮层区占位,结合病史考虑脑脓肿可能性大。加用利奈唑胺0.6g 静脉滴注 q12h.。


入院第29天患者体温正常,精神状态可,双下肢引流管拔除。


出院诊断:

1、肺奴卡菌病;2、皮肤奴卡菌病;3、脑奴卡菌病。


出院带药:

SMZ/TMP片800 mg/160 mg po b.i.d.+利奈唑胺0.6g po qd。


那我们来认识下奴卡菌引起的感染


奴卡菌病(Nocardiosis)


奴卡菌(又称诺卡菌)属引起的局限或播散性脓性疾病,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以慢性多见。奴卡菌病在全球各地均有散发,以成人较儿童多见,男性居多;无季节性。另外,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死率和复发率较高。


微信图片_20210826144316.jpg



生物学特性



1、广泛分布于土壤、腐烂的植物、粉尘及水中;


2、需氧、革兰阳性杆菌,隶属于放线菌目、棒杆菌亚目、诺卡菌科;


3、外形类似放线菌,菌丝纤细可分枝;


4、部分抗酸染色弱抗酸性(注意和结核相鉴别);


5、繁殖速度慢,需时2 d至数周(在特殊培养基);


6、为条件致病菌(不是人体正常菌群),一般不呈内源性感染(痰培养阳性结果意义很大)。


感染部位及主要致病类型

1、肺奴卡菌最为常见(约75%);


2、肺外奴卡菌:神经感染(最常见,通常为脑脓肿)、蜂窝组织炎、足菌肿、角膜炎等;


3、主要致病菌有星状奴卡菌(占80%以上)、巴西奴卡菌或豚鼠奴卡菌等。


感染危险因素


1、通常见于免疫抑制及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多见于器官移植、艾滋病、应用激素、恶性肿瘤化疗;肺部基础疾病: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慢阻肺);


2、少数有免疫正常患者(约2.9%)。


药物治疗


1、主要奴卡菌药敏特点(见表1)


表1 主要奴卡菌药敏实验

微信图片_20210826144324.jpg


a +为有效;-为微弱有效或无效;+/–为可能有效,但通常耐药;空白为药敏结果变化或数据不充分。

b 米诺环素、莫西沙星和替加环素对诺卡菌属的某些种属有效。

c 是一类细菌复合群,是引起临床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d 除非进行额外的检测,一些实验室可能将盖尔森基兴奴卡菌报告为星状奴卡菌。

e 通常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

f 通常对阿米卡星和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


2、首选治疗与有效的药物


  • 首选:SMZ/TMP 15 mg/(kg·d)(以SMZ计算)分2~4次静脉注射给药或口服,随后减量为10mg/(kg·d);


  • 有效:上述表格药物为有效的药物,其中利奈唑胺几乎对所有奴卡菌有效,有学者认为其适用于重症感染、播散性奴卡菌病及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3、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奴卡菌病多主张联合用药)


二联方案:

  • SMZ/TMP+亚胺培南/表1推荐其他任意1种有效药物;

  • 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SMZ/TMP等。


三联方案:

  • 阿米卡星+SMZ/TMP+亚胺培南/头孢曲松等(常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肺外播散性疾病的治疗)。


4、疗程(见表2)


表2 奴卡菌病治疗疗程

感染类型

疗程

肺或播散型

免疫功能正常者

6~12个月

免疫功能缺陷者

12个月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

12个月

蜂窝织炎、皮肤淋巴结病

2个月

骨感染、关节炎、喉炎、鼻窦炎

4个月

足分枝菌病

临床治愈后6~12个月

角膜炎

局部:直至症状缓解

播散型:症状缓解后2~4个月


最后做一个小结:

奴卡菌为条件致病菌,免疫抑制缺陷的患者多见;

奴卡菌治疗首选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

利奈唑胺是临床治疗奴卡菌的有效选择之一;

奴卡菌病治疗疗程较长。 


来源:昆华药师 作者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杨雪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