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的额外强化消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Additional Lesion Sets in Ablation of Outflow Trac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发表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JAMA Cardiol(IF:14.7)
通讯作者:居维竹、陈明龙
主要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明龙/居维竹教授团队等开展了一项研究者发起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OT-PVC研究),旨在评估在有效消融部位周围进行额外强化消融,与单点消融策略相比,能否降低流出道室性早搏(OT-PVC)消融的复发率。
研究者在患者确定室性早搏靶点并通过单次消融成功消除室性早搏后,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额外消融组(有效消融部位周围进行强化消融)和对照组(仅单点消融),术后至少随访3个月。主要终点是从基线至术后3个月无PVC复发。
研究共纳入中国18家医院首次接受OT-PVC导管消融的286例患者,额外消融组和对照组最终分别有142例与139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3.2个月。额外消融组不仅室性早搏未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9%对82.7%),而且室性早搏负荷的降低幅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23.0%对 19.0%)。两组围术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南京医科大学A类特聘教授。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亚太心律学会会员分会主席,国际心律失常领域四大学会官方杂志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JACC-EP),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JCE), Journal of Arrhythmia (JOA)编委,Pacing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PACE) 副主编。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内复杂心律失常性疾病导管消融方面的知名中青年专家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律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