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编委之声丨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尿路上皮癌新辅助治疗的革命性进展

2025-04-03作者:CMT琳资讯
原创

编委之声第五期 正式上线


2025年2月13-15日,2025年度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讨会(2025 ASCO GU)于美国旧金山正式召开。在这一泌尿肿瘤领域的国际盛会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盛锡楠教授团队口头报告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新辅助治疗序贯特瑞普利单抗辅助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Ⅱ期RC48-C017研究的疗效和安全性更新结果。这项研究不仅是尿路上皮癌领域的一大突破,也是ASCO GU召开多年以来的首次中国学者口头报告,标志着中国泌尿肿瘤领域的一大进步。本期“编委之声”特邀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学编委会副主编郭军教授对此项研究进行深度点评。


研究简介


RC48-C017是一项单臂、Ⅱ期研究,旨在评估新辅助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围术期特瑞普利单抗在HER2表达[免疫组化(IHC)1+/2+/3+]的MI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NCT05297552)。主要研究终点为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病理缓解率(定义为≤ypT1N0M0)、无事件生存(EFS)期、总生存(OS)期和不良事件。


研究共入组47例HER2表达的MIBC患者,HER2(IHC1+/2+/3+)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0.6%、57.4%、31.9%。入组患者均接受了新辅助治疗,其中33例患者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从新辅助治疗结束到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中位时间为5周。患者的pCR率63.6%;病理缓解率为75.8%。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基线临床分期为T2N0的患者术后pCR率最高,可达85.7%;基线伴其他分化或变异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的pCR率也达到了55.6%。同时,无论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和HER2表达状态如何,患者均可从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新辅助治疗中获益。所有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33例)的12个月EFS率为92.5%,18个月EFS率为85.9%。而在ITT人群中(47例),这一比例分为90.5%和82.7%。中位OS期尚未达到,ITT人群的12个月OS率为95.5%。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的整体安全性良好,≥3级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的发生率仅27.7%。同时,新辅助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并不会延迟根治性手术或影响患者对根治性手术的耐受性。


RC48-C017研究是首个显示HER2靶向ADC联合免疫治疗作为MIBC新辅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在HER2表达(IHC1+/2+/3+)的MIBC新辅助治疗中展示出优秀的疗效和安全性,支持在此类患者人群中进一步研究。


编委之声


01
尿路上皮癌新辅助治疗革命性的进步


2025 ASCO GU中,一项来自中国的口头报告引起了全球泌尿肿瘤各位同道的关注。这项报告在全球首次报道了ADC类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用于尿路上皮癌新辅助治疗的结果,研究通过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作为尿路上皮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pCR率达66.3%,令人瞩目。


长期以来,新辅助化疗一直是MIB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在中国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实践中,真正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比例很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辅助化疗会导致患者耐受性降低,从而影响后续根治性手术的疗效。RC48-C017研究显示,在新辅助治疗阶段使用维迪西妥单抗,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性,推动了新辅助治疗在MIBC患者中的开展。


ADC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和耐受性优于化疗,为尿路上皮癌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RC48-C017研究的初步数据于2024ASCO年会公布后,国内MIBC临床实践中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方案的使用率就有了显著提高,MIBC诊疗水平也因此获得显著提升。


此外,在报告当天上午的4项口头报告中,前3项研究分别是单纯免疫治疗或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以及化疗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pCR率基本在40%以下,而最后1项来自中国的ADC类药物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研究pCR率达66.3%,可以说是尿路上皮癌新辅助治疗革命性的进步。会中点评专家表示,ADC联合免疫作为尿路上皮癌新辅助治疗将是尿路上皮癌新辅助治疗的未来,而化疗以及化疗联合免疫或将退出历史舞台,可见此项研究的意义重大。


02
中国泌尿肿瘤研究迈进世界前列


近年来,免疫治疗和ADC药物发展迅速,大大改变了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模式。以往,对于国外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我们需要有一个学习、了解、适应的过程,才能将之应用于中国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实践。RC48-C017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泌尿肿瘤同道的高度认可。这表明,国内的泌尿肿瘤学者一起努力、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同样可以贡献出不逊色于国际顶尖临床试验的研究数据,极大提振我们的科研信心。


这项研究是中国团队历年来在ASCO GU的首次大会口头报告,并且本届大会口头报告中来自中国的报告共有3项,可谓历史性的突破。中国学者此次能在ASCO GU发出如此强烈的“中国之声”,绝非偶然,而是中国泌尿肿瘤学界多年沉淀的集中爆发。本届ASCO GU共接收全球投稿9900多篇,其中入选壁报展示的研究共800多项,来自中国的壁报研究约70余项。正是有大量壁报研究的扎实基础,入选口头报告才成为可能,这是中国研究从量变到质变的科研跃迁。


除此之外,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发展也风起云涌,为国内的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产品、新的概念。在各种有利条件的加持下,中国的临床研究也做得越来越好,逐步走向国际化、规范化,并得到更多国际同道的认可。当前,在泌尿肿瘤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嘹亮的“中国之声”正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03
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


此次突破既是中国泌尿肿瘤研究发展的里程碑,更是持续进步的新起点。关于未来,加强跨学科协作至关重要:包括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甚至核医学科的中国泌尿肿瘤同道应该团结一致、继续努力。同时,我国民族制药企业也应该持续创新、锲而不舍,让中国泌尿肿瘤临床研究不再是简单重复,而是真正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泌尿肿瘤研究正在步入“快车道”,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之声”被国际认可,更多中国方案写入国际指南,更多中国智慧惠及全球患者。中国泌尿肿瘤学界正用扎实的数据、严谨的科研和开放的视野,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创新篇章。


“编委之声”专栏介绍


为了直面目前癌症防治工作中的严峻挑战并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的号召,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与秦叔逵教授、樊嘉院士、于金明院士等专家延续既往合作,共同筹办了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学编委会,并于2024年4月27日在济南正式成立。在编委会专家的鼎力支持下,报社始终坚持建设医学媒体国家队品牌,与广大专家同频共振,以专家视角引领学术报道,以报社资源助推学科发展,持续产出高质量专业内容,共同推广肿瘤领域科技研究及临床转化成果,助力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肿瘤学编委会群策群力,全面贯彻《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筹办“编委之声”专栏,邀请各位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发挥引领作用,点评肿瘤学术前沿进展,传播优秀研究成果,启示科研学者。专栏将从本期开始,固定每周邀约一位编委发布一篇点评文章,于每期《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周刊》B1版面刊发。


聚焦前沿热点,同思学科发展,共助健康中国,“编委之声”专栏期待您的持续关注!


版面概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郭军 审阅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黄琳琳 整理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