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患者,男,68岁,因“反复胸闷、气喘十余年,加重8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6年前行“冠脉造影+PTCA+支架置入术”,3年前行“CRT-D置入术”。既往服用ACEI类、利尿剂及地高辛等药物。
查体:体温35.7℃,脉搏107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84mmHg,心率109次/min,房颤律,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尖部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脑利钠肽前体6217pg/ml、血浆D-二聚体 0.96μg/ml。
心电图:心房颤动 心室起搏心律;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24%,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下壁),全心扩大,主肺动脉增宽,二尖瓣重度反流。心脏彩超示左心室扩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PCI术后
缺血性心肌病
CRT-D术后 心功能3级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地高辛片,0.125mg,一日1次,口服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一日3次,口服
贝那普利片,10mg,一日1次,口服
胺碘酮片,0.2g, 一日3次,口服
患者入院第4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并诉味觉丧失。急查地高辛血药浓度>4ng/ml,因地高辛入院前已应用近2个月,且未出现不良症状,加用胺碘酮4天后即出现恶心、呕吐、味觉丧失,考虑为胺碘酮引起地高辛中毒,故立即停用地高辛、胺碘酮,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停药第5日,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为1.41ng/ml,且患者自停药后恶心、呕吐症状减轻,味觉逐渐恢复,精神好转。
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而胺碘酮可抑制房室传导、控制心室率、转复心房纤颤,二者联用对心房纤颤的复律及降低心室率有协同作用。同时可改善冠脉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后负荷,有利于心功能改善。既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又可减慢心率延长舒张期,使心室充盈压增加,心排血量增强,舒张功能得以改善。此患者入院时考虑为终末期心衰,心功能差,心肌收缩力差,射血分数24%,且入院前已长期应用强心药物,故入院后继续给予地高辛治疗,同时患者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快,根据“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加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故入院后给予两药合用的治疗方案。
地高辛是中效强心苷,该药吸收不规则,个体差异大,安全范围小,且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地高辛血清治疗窗浓度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规定为0.5~2.0ng/ml,血清地高辛浓度>2.0ng/ml 即为超出安全范围,但即使洋地黄血药浓度在规定范围内也不能排除中毒可能。地高辛中毒可引起心律失常、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色视”,以及嗜睡、头痛等症状,本例患者胺碘酮与地高辛合用后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4.0ng/ml,出现了恶心、呕吐及味觉丧失的症状,分析患者联用药物及疾病、饮食情况,考虑与胺碘酮合用有关。胺碘酮与地高辛合用时,可将地高辛从组织中置换出来,并且使地高辛在肾脏及肾外排泄减少,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增加。
患者诊断为心力衰竭,入院时心功能差,当心功能Ⅲ~Ⅳ级时,心脏泵血不足,自主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使肾血流量和外周血流量减少,地高辛表观分布容积变小,血中浓度不断蓄积升高,容易引发中毒。同时,该患者入院检查肾功能异常,肌酐、尿素均有升高,当肾功能异常时,也会对地高辛血药浓度产生影响。地高辛服用后有85%经肾脏排出,大部分通过肾小球滤过,少数经肾小管分泌入管腔排出,因而肾功能不全时可影响地高辛的排泄,引起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而中毒。
地高辛治疗指数窄,应进行常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特别是老年人、心衰及肾功能不全患者;胺碘酮与地高辛合用时,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增加,故合用时应加强监测,防止地高辛中毒。
来源 人卫药学节选自《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评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