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例肺部感染背后的“真凶”!

2020-09-04作者:医学论坛报博才观点
呼吸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因“咳嗽咳痰伴胸闷1月余”于2020年6月4日首次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咳白色粘痰,量不多,痰无臭味,同时伴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活动耐力较前明显下降,就诊于外院予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逐渐改善。1周前患者于家中出现上述症状再发且较前加重,同时伴有高热,体温最高达39℃,热前无明显寒战,热时伴全身多发鲜红色皮疹,热退疹消,再次急诊就诊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且逐渐出现神志模糊,瞻望,现为求进一步诊治继续就诊我科。病程中,患者睡眠饮食差,大小便基本正常。个人史:患者平素身体健康,现从事废品回收工作,无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接触史,无吸毒史,吸烟史40年,平均3-5支/日,已戒烟5年。

入院时查体:

急性面容,呼吸急促,神志模糊,瞻望,四肢散在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稍增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不浮肿。

入院时辅助检查:

急诊头胸腹盆CT平扫提示:头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两肺多发片状及斑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欠清,密度不均,左肺上叶舌支部分不张伴实变,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象,纵膈居中,可见肿大淋巴结(图1);肝内低密度灶;前列腺钙化灶。


1_副本.png

图1:患者2020-6-4日 胸部CT表现


2020-06-05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x10^9/L,中性比92.1%,红细胞计数4.08x10^12/L,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计数89x10^9/L;

2020-06-05 生化:乳酸脱氢酶256U/L,超敏C-反应蛋白 63.21g/L,降钙素原0.57ng/ml,白介素6 74.57pg/ml;

2020-06-08 血气分析:PH 7.461,PCO2 42.1mmHg,PO2 52.4mmHg;


患者入院后积极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琥珀氢考抗渗出,考虑发病前从事废品回收工作,易合并特殊病原体感染,同时加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温仍然控制不佳,并于2020-06-07日出现II型呼衰伴意识障碍。

经科室讨论后,考虑患者目前重症肺炎诊断明确,且为废品回收人员,易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遂调整抗生素为美罗培南、利奈唑胺联合伏立康唑加强抗感染,针对患者呼吸衰竭,积极予以无创呼吸机及高流量湿化治疗仪交替辅助通气,后患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一般情况好转,复查胸部CT(图2)提示两肺病灶较前稍有吸收。

1_副本.png

图2 患者治疗后好转CT表现


患者中年男性,既往体键,发病前无明显诱因,怎么会突然出现如此重症的感染,是否还合并有其他问题?为了进一步探寻感染背后可能存在诱因,于2020-06-24日给患者行了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活检病理提示肺泡腔内坏死渗出物,局部肺泡上皮增生,病理标本进一步送至外院会诊(图3),结果提示肺泡腔内可见嗜伊红物质沉积,GMS(-),PAS(+),结合特殊染色及组织学改变可符合肺泡蛋白沉积症。

图三.jpg

图3肺穿刺活检


讨论: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简称PAP),又称Rosen-Castle-man-Liebow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弥漫性疾病,最早于1958年由Rosen等人首次报道,组织学上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PAS染色阳性,来自肺的富磷脂蛋白质物质为特征。全球发病率约为每年百万分之0.36,好发于青中年,男性发病约3倍于女性。病因未明,可能与免疫功能障碍(如胸腺萎缩、免疫缺损、淋巴细胞减少等)有关。粉尘尤以接触矽尘的动物可引起PAP,故认为可能是对某些刺激物的非特异反应,导致肺泡巨噬细胞分解,产生PAS阳性蛋白质。本病例中,患者从事废品收购工作,工作环境较差,可能存在接触无机粉尘等物质后刺激II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亢进、过度复制或不能再吸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而发生PAP。

PAP发病隐匿,体征通常不明显,伴有严重缺氧时常有杵状指、发绀和视网膜点状出血,静息状态下呼吸可平稳,呼吸音往往正常。如果闻及明显的啰音,应考虑合并继发感染的可能。约20%患者呈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有些PAP患者可有轻微的咳嗽,或有白粘痰,继发感染后痰量增多,可呈脓性。胸痛和咯血相当少见,但可有乏力、不适、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大部分PAP病例无发热,如有发热,则提示继发肺部感染,或该病例并不是PAP。本例中,患者慢性起病,于我科治疗前即出现有胸闷症状,于我科住院时伴有高热,后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得以改善,考虑为在PAP的基础上继发感染。

PAP影像学表现尤为特殊,两肺可产生较为均一一致的改变,通常肺门周围的浸润较为显著,胸片上通常表现为双侧肺对称的弥漫细小的羽毛状或结节状浸润影,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以肺基底部表现为著。高分辨CT上表现为双肺斑片状阴影,病变部位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形成鲜明的对照,形成一种“地图”状,小叶间隙和间隔可有典型的增厚,表现为多角形态,称之为“疯狂的堆砌”(crazy-paving)[1]。

诊断PAP主要依靠支气管肺泡灌洗或经支气管肺活检,目前也可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获取组织。经肺段支气管肺泡灌洗所获得的灌洗液,通常呈“牛奶状”,病变程度较轻时,灌洗液可仅表现为浑浊。

针对PAP的治疗,目前认为全肺灌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全肺灌洗术,即通过机械性冲洗,去除积聚于肺泡腔内的磷脂物质,使肺泡功能得以恢复,被认为是对进展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但是技术要求高、费用高[2]。本例患者在确诊后再次返回我科复诊,复查胸部CT提示左肺病灶较前吸收,右肺仍有多发斑片状阴影,患者有活动后胸闷,通过评估相关心肺功能,排除禁忌后,于我科继续予以全麻下右全肺灌洗(图4),灌洗术后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病灶较前部分吸收(图5),患者胸闷症状改善。

图4.png

图4 术中灌洗液(由左到右依次为第1到第5次灌洗液)


123_副本.png

图5 灌洗后胸部CT表现


该病例中,患者以感染为首发症状,在感染症状控制以后进一步行穿刺活检,才最终找到问题所在。通过对该病例的复习,我们全面认识了肺泡蛋白沉积症,也希望给临床医生在遇到类似患者时可以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Stéphane Jouneau,Cédric Ménard,Mathieu Lederlin.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J]. Respirology,2020,25(8).

[2]冷法宁,顾鹏.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0,13(01):109-111.


简介.jpg


(本文由文章作者范晓云教授供稿授权发布,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博才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