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意外!只是每天一个苹果,居然有可能获得降低患癌风险!

2021-06-16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癌症筛查非原创
01
每天一个苹果能抗癌?并不是毫无根据



犹记得多年前,在一趟长途旅行火车上,播报员小姐姐在旅途的空档,除了播报旅行信息,还会时不时穿插一些生活小常识,其中一条格外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多吃苹果居然能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初一听到这个消息,还真是视苹果为宝物。后来细细查了资料,还真有一种说法,认为——“每天一个苹果,能使肺癌风险降低11%,结肠癌风险下降34%,乳腺癌风险降低21%,消化道癌症的总体风险下降50%”。


苹果抗癌,到底是不是真的,即便是真的,背后究竟又藏着什么神奇的物质?


其实,人类对蔬菜瓜果中抗病成分的探索,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草药学的出现就是这个探索过程的一个里程碑。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药物科技的发展,我们有机会对植物中各类化合物进行精细分析,某些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病功效逐步获得证实。


槲皮素就是一种具有潜在抗病能力的天然提取物。而且,苹果中槲皮素的含量确实不低,但主要存在于表皮之中。看起来,大家常说的吃苹果要吃皮,还真是有道理的。


从化学成分上看,槲皮素是一种植物黄酮醇,由黄酮类多酚组成。


而且,日常饮食中,许多食物都有槲皮素的存在,尤以蔬菜、水果中含量最为丰富。


有趣的是,槲皮素主要存在于豆类和薯类的叶子当中,尤以豌豆叶、蚕豆叶、马铃薯叶中含量颇丰。此外,香菜、红洋葱、羽衣甘蓝、西兰花和某些浆果(唐棣、蔓越莓、越橘等)的槲皮素含量也是数一数二的。


由于在蔬菜瓜果中含量丰富,只要食物丰富、膳食均衡,人们每天都会摄入槲皮素还真是不算少呢。


根据美国克莱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药学系副教授Darren J. Hein的估计,美国成人每天大概要消耗12 mg的槲皮素


槲皮素是可以从饮食中摄取的,国外也有现成的营养补充剂,每颗这类胶囊含有槲皮素的剂量约为250~500 mg,远远大于普通饮食中的含量。


02
槲皮素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不只是针对癌症



近年来,槲皮素越来越受到国外民众的追捧,主要在于人们越来越相信它的抗病能力。


至今已有不少临床前试验,也就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发现,支持槲皮素的抗氧化和抗炎功能。目前,也有一些槲皮素抗癌作用的研究报告出炉。但和其他疾病的研究方式一样,主要集中在临床前的探索阶段。


根据这数十项来自动物模型或体外细胞的研究,人们已经基本搞清楚了,槲皮素具有促进癌细胞凋亡,刺激癌细胞自噬,并诱导其细胞周期终止的作用。槲皮素的抗癌潜力确实不是“盖”的。


有些基础研究还发现,槲皮素能通过靶向血管生长因子受体,如VEGFR2,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这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等肿瘤转移恶化机制方面,槲皮素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总而言之,实验室的发现,一定程度上“实锤”了槲皮素的抗癌功能。吃苹果抗癌,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得到人体研究的确证,因此目前还不能有针对性的应用于人群。


除了癌症,还有没有别的疾病是槲皮素可以发挥作用的?通过检索数据库发现,有些关于槲皮素的临床研究业已完成,有些还在进行当中。


在已经完成的44项槲皮素临床研究当中,虽然与癌症相关的研究屈指可数,可是针对其他慢性疾病也不少,如反流性食管炎、慢阻肺(COPD)、脑卒中、糖尿病等。


要知道,许多慢性疾病,其病理基础多少也是跟癌症息息相关的。如异常的炎症反应、血液高凝状态等。


美国迪肯尼斯医疗中心就通过临床研究(NCT01722669)证实,异槲皮素可以作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抑制剂,通过干扰血小板因子V的激活,成功阻断体内凝血酶的活化。通过这个方式,槲皮素能帮助人们减轻“血液的高凝状态”,从而对一些慢性病起到预防和缓解的作用。


“血液高凝状态”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其中也包括癌症。这一状态,也常常是癌症等慢性病进展的“罪魁祸首”。


关于槲皮素抗癌作用的最佳证据,2013年的一项综合性前瞻性分析。人们发现,通过膳食摄入槲皮素一类的黄酮或类黄酮物质,能让吸烟相关性癌症的发生风险明显下降。患癌率降低20%以上,这个趋势在肺癌、肝癌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患病率下降超过了30%!


03
不能当药吃!槲皮素有这些值得警惕的副作用



知道了槲皮素对健康的调理作用,那么吃多少合适呢?遗憾的是,还不知道。


由于临床研究有限,目前槲皮素等黄酮类植物多酚类物质还没有进入抗癌药物梯队当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安全性方面的数据还比较匮乏。


通常认为,每摄入500~1500 mg槲皮素,对健康是有益的。但也有保健专家认为这个剂量恐怕过高了,会增加潜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也有部分患者反映,在大量服用槲皮素后出现了明显的反酸症状。因此,与正常饮食同服,或是饭后服用也许是避免反酸的合理途径。


一项针对健康人群的研究(NCT01288859),部分验证了槲皮素的短期安全性。试验发现,每日服用富含姜黄素、胡椒碱、槲皮素等物质高达2 g的面包,受试的健康成人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看来槲皮素对普通人还是比较“友好”的。短期内,槲皮素似乎不会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


但是,槲皮素有没有对身体的长期影响呢?毕竟,有研究发现,服用槲皮素营养品可能增加女性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众所周知,雌激素水平过高与乳腺癌、女性生殖系统癌症有着密切联系。


可见,抗癌饮食的关键词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均衡!


所谓“过犹不及”,任何营养元素摄入不足或过多,都会成为潜在的问题。


即便是抗氧化剂,也不是摄入越多就越好,既往有文章报道过,科学家发现了部分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等,有促进肿瘤扩散的问题。


因此,目前看来,通过正常饮食获得槲皮素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结语


槲皮素防治癌症,似乎有一定的临床前研究予以认可。


只是,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确认它的抗癌效果。


只能说,槲皮素这种化学物质和癌细胞的消解存在一定的联系,普通饮食中的槲皮素似乎是安全的。这也意味着,普通饮食中摄入的槲皮素很难达到实验室研究的效用剂量,这就让槲皮素抗癌的实际可能大打折扣。


另外,作为药品或营养补充剂的槲皮素,其长期安全性仍缺乏研究数据,因此肿瘤患者应当慎重使用。


抗癌不是一件小事,要揭开辣椒素、姜黄素、槲皮素等物质的抗癌秘密,似乎还需要耐心的等待。


来源:肺癌康复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